|
|
|
市場價:64.8元
|
會員價:55.08元
|
VIP 價:55元
|
|
|
汽車轉向(中文版·原書第2版) |
【評分星級】
共有0位網友參與打分 |
【作 者】[德]彼得·普費爾(Peter Pfeffer) 等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
【I S B N】978-7-111-61778-5 |
|
【裝 幀】平裝 |
【圖書狀態】
上架
|
【所屬類別】
工藝類 >> 綜合類
|
|
|
|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的課題為汽車轉向系統、汽車轉向感覺和汽車行駛動力學。書的開始部分為汽車轉向運動學和汽車行駛動力學的基礎知識,討論影響轉向的底盤參數的概念和意義。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著重研究了駕駛人和車輛之間的關聯,并詳細闡述轉向感覺的概念和意義。轉向系統零部件的結構、設計原則和試驗方法也是本書的重點內容。涉及的零部件有轉向盤、轉向管柱、轉向中間軸、轉向器。特殊的轉向系統,如疊加轉向系統和四輪轉向系統,本書也作了詳盡的介紹。本書的另外一個重點是,介紹當前轉向系統各種技術狀態,闡述它們與整車的相互作用,我們力圖使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易懂。當然其他方面,如噪聲性能、能量需求和安全功能,在本書中也沒有忽略。本書的*后章節關注駕駛人輔助系統。
|
圖書目錄
前言 序 作者介紹 參與編寫作者及工作單位 參與編寫作者編寫章節 A導言和歷史1 1轉向系統的任務和意義2 11基本結構類型2 12結構形式3 2橫向動力學的歷史3 3汽車轉向的歷史7 31轉盤式轉向7 32轉向節轉向8 33第一部汽車的轉向8 34機械轉向器10 35伺服轉向(助力轉向)11 參考文獻A15 B轉向基礎17 1轉向——車輛橫向控制17 2彎道行駛18 21低速彎道行駛18 22高速彎道行駛18 3輪胎側向性能19 31垂直力傳遞對胎面接地長度的 影響19 32輪胎側向力、輪胎拖距和輪胎回 正力矩20 33輪胎側向力的瞬態特性25 34輪胎特性總結25 4轉向盤力矩25 41轉向盤力矩計算26 42轉向助力系數27 43轉向助力矩29 5四輪轉向30 6載荷變化轉向30 參考文獻B32 C轉向系統的要求概覽33 1功能和轉向感覺33 2總布置33 3重量34 4成本35 5質量35 6能量和環境36 7噪聲和振動36 8系統安全36 9法規要求37 參考文獻C38 D轉向運動學39 1引言39 2轉向運動的幾何特征參數39 3車輪定位參數43 31轉向傳動比48 4轉向傳動結構50 參考文獻D58 E車輛橫向動力學基礎59 1整車模型——線性單軌模型59 11運動方程60 12 轉向角、轉向盤轉角和轉向助力 系數62 13穩態圓周行駛64 14不足轉向和過多轉向65 15瞬態特性——轉向盤轉角階躍輸入的 響應時間67 16橫擺頻域特性67 17轉向模型68 18考慮助力轉向和摩擦影響的轉向 模型68 19車輛參數和轉向參數對行駛性能 和轉向性能的影響分析70 2轉向系統的行駛動力學基礎73 21轉向軸的布置和穩態回正力矩73 22穩定系數的確定(穩定性因子)73 23穩態橫擺角速度增益和轉向 靈敏度74 24轉向盤力矩側向加速度增益 (穩態)74 25轉向盤力矩轉向盤轉角的頻域 特性75 26自由控制的穩定性76 27轉向的固有頻率和阻尼76 28制動跑偏的抑制76 29轉向穩定的制動系統77 210空氣動力學對行駛性能的影響77 211前輪驅動車輛77 參考文獻E77 F聲音和振動80 1操作噪聲和功能噪聲80 11轉向系統的聲源81 12電動助力轉向系統82 13液壓助力轉向系統83 2穩定性84 21液壓轉向啪嗒噪聲85 22轉向抖動86 23轉向盤轉動振動(LDS)87 3軟管和管路傳遞的固體聲音89 31固體聲波的疊加89 32材料聲學特征參數89 33通過彎折減少聲音傳遞90 4轉向管柱和轉向盤振動舒適性設計91 41設計策略91 42部件和整車的固有頻率目標93 43計算模型和載荷工況94 44參數研究95 45轉向盤減振器96 46小結98 參考文獻F98 G轉向感覺和人—車相互作用100 1轉向性能和轉向感覺100 2轉向感覺102 21導向性能102 22反饋性能103 23對理想的轉向性能和轉向感覺的 要求103 3轉向感覺客觀評價方法103 4轉向感覺主觀評價104 5轉向性能客觀評價108 51測量裝備108 52駕駛工況109 53自動數據處理110 54客觀參數110 6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111 7理想的轉向性能的目標范圍111 8自然的還是不自然的轉向感覺—— 可客觀評價的課題?112 參考文獻G114 H轉向設計116 1轉向器的基本設計116 11齒條力116 12轉向盤力矩116 13轉向動力學117 14轉向功率118 15轉向摩擦118 2轉向系統的傳遞函數120 21導向性能120 22反饋性能121 參考文獻H129 I轉向盤130 1引言130 2組件130 21轉向盤骨架131 22轉向盤輪緣和轉向盤輪輻132 23喇叭133 24安全氣囊和碰撞134 25多功能轉向盤135 26發泡/皮革/裝飾137 3對部件和總成的要求138 4試驗和保險138 41安全氣囊139 42轉向盤141 43操作元件/EE143 5模塊化/開發趨勢/展望144 參考文獻I144 J轉向管柱和轉向中間軸145 1導言145 2部件146 21轉向軸管147 22手動調節轉向管柱MVLS147 23電動調節轉向管柱EVLS147 24轉向中間軸149 25組件151 3轉向管柱和轉向中間軸的試驗159 31承載能力160 32剛度161 33轉向管柱調節單元的疲勞壽命161 34固有動態特性162 35碰撞特性164 36轉向管柱調節力的調整166 37溫度166 38腐蝕167 4展望167 K機械轉向和液壓助力轉向168 1齒輪齒條轉向的概念168 2可用性/優缺點169 3轉向器的運動學特征169 31轉向器在前橋的位置170 32整車上的轉向器連接170 33轉向器殼體的定位171 34轉向橫拉桿的連接171 35傳動比關系的類型172 4齒輪齒條轉向器的結構和部件172 41轉向器殼體173 42轉向小齒輪174 43齒條和齒條導向175 5齒輪嚙合和轉向器傳動比178 51轉向器固定傳動比179 52轉向器變傳動比179 53應用180 54技術極限184 55制造方法186 6對機械齒輪齒條轉向器的要求188 61轉向器的功能要求189 62轉向器的強度要求191 63轉向器的環境要求192 7齒輪齒條轉向器的設計驗證和產品 驗證193 71方案驗證(CV)193 72設計驗證(DV)193 73產品驗證(PV)193 74量產陪伴試驗194 8液壓助力轉向194 81液壓助力轉向的目標設置194 82車輛的改動195 83轉向器的改動195 84液壓助力轉向器的特殊之處196 9液壓助力轉向器的結構和部件196 91結構形式197 92液壓缸198 93帶輸入軸和轉向小齒輪的轉閥203 94液壓助力轉向器的其他部件206 95 液壓助力轉向器的特征參數207 10液壓助力轉向的工作原理207 101轉向閥及節流原理207 102閥特性的其他影響因素211 103轉向運動的作用——流量分配212 104閥噪聲213 105內泄漏214 106建模(位置控制回路)215 107阻尼與失穩215 11液壓輔助系統216 111中位對準216 112速度相關性217 113阻尼閥219 114帶阻尼特性的轉向閥220 115齒條止位位置的壓力限制221 12循環球轉向器/商用車轉向系統222 121應用范圍222 122循環球轉向器的結構223 123循環球轉向和齒輪齒條轉向的 比較224 124技術參數225 125輔助系統225 126雙回路轉向225 13對液壓助力轉向器的要求226 131功能要求226 132強度要求226 133環境要求——冷起動試驗226 參考文獻K227 L轉向橫拉桿228 1導言228 2基本結構228 21循環球轉向器的橫拉桿228 22齒輪齒條轉向器的橫拉桿229 3橫拉桿球接頭229 31內球節(軸向球節)229 32外球節(角度球節,徑向球節)231 4前束調節232 5要求和設計232 51轉向橫拉桿的設計原則232 52橫拉桿強度設計232 53球接頭設計233 54外球節密封234 6阻尼/解耦235 7與車輪托架的連接236 8輕量化結構237 9展望237 91過載性能237 92傳感器球接頭238 參考文獻L239 M液壓動力源240 1伺服泵240 11引言240 12葉片泵240 13徑向柱塞泵243 14串聯泵244 2油液供給和油液245 21轉向油罐245 22轉向軟管和硬管248 23冷卻器250 24系統極限251 25液壓油251 N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EPHS)254 1引言254 11結構和功能254 12轉向系統分類255 13應用范例256 2系統介紹257 21系統概覽257 22系統設計258 23能量消耗260 3部件262 31電動泵驅動單元262 32液壓管路系統266 33其他部件267 參考文獻N268 O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269 1導言269 11EPS與HPS對比270 2EPS系統的結構形式271 21EPSc管柱式271 22EPSp小齒輪式272 23EPSdp雙小齒輪式272 24EPSapa平行軸式273 25EPSrc同軸式273 3EPS的組件274 31伺服傳動機構274 32電動機277 33扭矩傳感器284 34控制器289 4系統設計294 41常規的系統要求294 42設計參數295 43對電網的要求297 5系統安全299 51標準法規299 52EPS應用中的安全299 6轉向功能和控制305 61轉向功能305 62轉向感覺的控制策略310 參考文獻O311 P疊加轉向314 1導言314 2歷史314 3作用原理315 4結構315 41常規的系統結構316 42作動器及其變形316 43轉向系統匹配320 5疊加轉向的功能322 51可變轉向傳動比322 6轉向穩定性323 61過多轉向的轉向穩定性324 62不足轉向的轉向穩定性325 63對開路面制動時的轉向穩定性326 7系統安全326 8展望328 參考文獻P329 Q四輪轉向330 1引言、歷史、基礎、目標330 2結構形式330 21機械式系統332 22液壓式系統333 23電動式系統334 24單輪作動器和中央作動器的比較335 3四輪轉向對行駛性能的影響336 31四輪轉向的運動學特性336 32四輪轉向對于穩態行駛性能的 影響337 33四輪轉向對非穩態行駛性能的 影響338 34后輪轉向和前輪疊加轉向的組合338 參考文獻Q341 R線控轉向342 1導言342 2部件343 3轉向功能346 4安全設計349 5展望349 參考文獻R350 S駕駛人輔助系統功能概況352 1行駛穩定性介入352 11轉向提醒功能352 12人機工程學要求354 13安全性要求354 2車道輔助系統354 21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KS)355 22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W)356 23市場上的典型系統357 24車道保持輔助展望358 3泊車輔助系統358 31泊車輔助系統的要求359 32技術方案359 33市場上的典型系統360 34泊車輔助展望361 參考文獻S361 T展望——汽車轉向的未來363 1自動駕駛363 2線控轉向363 3四輪轉向364 4行駛動力學控制系統的集成364 5轉向系統的標準化和模塊化365 6新興銷售市場365 7轉向技術中的工藝轉變365 8轉向盤開發366 9轉向管柱的發展366 參考文獻T367
|
|
|
|
|
網友評論
歡迎您對圖書進行評論,表明您對此圖書的感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