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欧美网站,成人精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av一区二区,亚洲人免费短视频

歡迎光臨 鍛壓網上書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www.tb58888.com
  
 
圖書分類: 設備類 | 模具類 | 標準類 | 工藝類 | 名錄類 | 案例與設計類 | 企業管理類 | 行業報告 | 工具書 | 其他類 |
 
 
注:付款前,請致電010-53056669詢問一下是否還有庫存。在線QQ:542218237
 
購買圖書請先登錄
用戶名:
密 碼:
 
 
 我的購物車
0種圖書在購物車內
總計¥:0
   設備類
綜合類  | 鍛造設備
沖壓設備  | 板金設備
檢測設備  | 工業爐
金切設備  | 焊接設備
切割設備  | 自動化設備
設備維修維護  | 設備使用
加工中心  
   模具類
綜合類  | 鍛造模具
沖壓模具  | 板金模具
其他模具  
   標準類
匯編類  | 鍛造標準
沖壓標準  | 板金標準
   工藝類
綜合類  | 鍛造工藝
沖壓工藝  | 板金工藝
熱處理  | 封頭旋壓
機械加工  
   名錄類
鍛壓類  | 汽車
電子  | 電器
冶金  
   案例與設計類
電腦應用  | 工程應用
案例與指導  | 軟件應用類
題庫  | 培訓教程
   企業管理類
財務管理  |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 經濟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 國際貿易
生產管理  | 企業管理
質量管理  
   行業報告
沖壓  | 鍛造
鈑金  
   工具書
詞典  | 辭典
手冊  | 史記
年鑒  
   其他類
職場進修  | 行規行約
親愛的顧客您好,購買圖書請先[登錄] [新用戶注冊]
圖書信息
點擊瀏覽圖書大圖
市場價:199元
會員價:169.1元
VIP 價:164元
  
機械設計手冊 第6版 第4卷
【評分星級】 評論星級
 共有0位網友參與打分
【作 者】聞邦椿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I S B N】978-7-111-58344-8
【版次】1 【開本】16 【頁數】0
【裝 幀】平裝
【圖書狀態】 上架
【所屬類別】 工具書 >> 手冊


內容簡介
    本版手冊是在前5版手冊的基礎上吸收并總結了國內外機械工程設計領域中的新標準、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新技術、新產品、新設計理論與方法,并配合我國創新驅動戰略的需求撰寫而成的。本版手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常規設計、機電一體化設計、機電系統控制、現代設計與創新設計方法及其應用等內容,具有體系新穎、內容現代、凸顯創新、系統全面、信息量大、實用可靠及簡明便查等特點。
本版手冊分為7卷55篇,內容有:機械設計基礎資料、機械零部件設計(連接、緊固與傳動)、機械零部件設計(軸系、支承與其他)、流體傳動與控制、機電一體化與控制技術、現代設計與創新設計等。
本卷為第4卷,主要內容有:液壓傳動與控制、氣壓傳動與控制、液力傳動等。
本版手冊可供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維修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工具書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的相關專業師生使用和參考。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21篇 液壓傳動與控制
第1章 常用液壓基礎標準
1 液壓圖形符號 21-3
1.1 流體傳動系統及元件圖形符號 21-3
1.2 液壓圖形符號繪制規則 21-14
2 常用液壓標準 21-17
2.1 流體傳動系統及元件的公稱壓力系列 21-17
2.2 液壓泵及馬達公稱排量系列 21-17
2.3 液壓油口螺紋連接系列 21-17
2.4 液壓系統用硬管外徑系列和軟管內徑系列 21-18
2.5 液壓缸內徑及活塞桿外徑尺寸系列 21-18
2.6 液壓缸活塞行程系列 21-18
2.7 液壓元件清潔度指標 21-19
2.8 液壓閥油口、底板、控制裝置和電磁鐵的標識 21-22
3 常用液壓術語 21-22
3.1 基本術語 21-22
3.2 液壓泵的術語 21-23
3.3 液壓執行元件的術語 21-24
3.4 液壓閥的術語 21-24
3.5 液壓輔件及其他專業術語 21-26
4 常用液壓公式 21-26
第2章 液壓流體力學基礎
1 流體靜力學 21-28
1.1 壓力的度量標準 21-28
1.2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 21-28
1.3 流體對壁面的作用力 21-28
1.3.1 流體對平面的作用力 21-28
1.3.2 流體對曲面的作用力 21-28
2 流體動力學 21-28
2.1 幾個基本概念 21-28
2.2 連續性方程 21-29
2.3 伯努利方程 21-29
2.3.1 理想流體伯努力方程 21-29
2.3.2 實際流體伯努利方程 21-29
2.3.3 系統中有流體機械的伯努利方程 21-30
2.4 動量方程 21-30
3 阻力計算 21-30
3.1 沿程阻力損失計算 21-30
3.1.1 流動類型 21-30
3.1.2 沿程阻力損失計算公式 21-30
3.2 局部阻力損失計算 21-31
4 孔口及管嘴出流、縫隙流動、液壓沖擊 21-34
4.1 薄壁孔口流量計算及管嘴流量計算 21-34
4.2 縫隙流動 21-35
4.2.1 壁面固定的平行縫隙中的流動 21-35
4.2.2 壁面移動的平行平板縫隙流動 21-35
4.2.3 環形縫隙中的流體流動 21-36
4.2.4 平行平板間的徑向流動 21-36
4.3 液壓沖擊 21-36
第3章 液壓基本回路
1 概述 21-37
2 液壓源回路 21-37
2.1 定量泵-溢流閥液壓源回路 21-37
2.2 變量泵-安全閥液壓源回路 21-37
2.3 高低壓雙泵液壓源回路 21-38
2.4 多泵并聯供油液壓源回路 21-38
2.5 閉式系統液壓源回路 21-39
2.6 輔助泵供油液壓源回路 21-39
2.7 輔助循環泵液壓源回路 21-39
3 壓力控制回路 21-40
3.1 調壓回路 21-40
3.2 減壓回路 21-41
3.3 增壓回路 21-41
3.4 保壓回路 21-43
3.5 卸荷回路 21-43
3.6 平衡回路 21-43
3.7 緩沖回路 21-47
3.8 卸壓回路 21-47
4 速度控制回路 21-49
4.1 節流調速回路 21-49
4.2 容積調速回路 21-50
4.3 容積節流調速回路 21-50
4.4 增速回路 21-52
4.5 減速回路 21-52
4.6 二次進給回路 21-53
4.7 比例閥連續調速回路 21-53
5 同步控制回路 21-54
5.1 機械同步回路 21-54
5.2 流量控制同步回路 21-55
5.3 容積控制同步回路 21-56
6 方向控制回路 21-58
6.1 換向回路 21-58
6.2 鎖緊回路 21-59
6.3 順序動作回路 21-59
7 液壓馬達回路 21-60
7.1 馬達制動回路 21-60
7.2 馬達浮動回路 21-60
第4章 液壓傳動系統設計計算
1 液壓系統的設計流程 21-63
1.1 明確設計要求 21-63
1.2 進行工況分析,確定液壓系統的主要參數 21-63
1.2.1 負載分析計算 21-63
1.2.2 初選系統工作壓力 21-64
1.2.3 計算液壓缸的主要結構尺寸和液壓馬達的排量 21-65
1.2.4 計算液壓缸或液壓馬達所需流量 21-65
1.2.5 繪制液壓系統工況圖 21-66
1.3 制訂基本方案和繪制液壓系統圖 21-66
1.3.1 制訂基本方案 21-66
1.3.2 繪制液壓系統圖 21-66
1.4 液壓元件的選擇與專用件設計 21-67
1.4.1 液壓泵的選擇 21-67
1.4.2 液壓閥的選擇 21-67
1.4.3 蓄能器的選擇 21-67
1.4.4 管道尺寸的確定 21-68
1.4.5 油箱容量的確定 21-68
1.5 液壓系統性能驗算 21-68
1.5.1 液壓系統壓力損失計算 21-68
1.5.2 液壓系統的發熱溫升計算 21-69
1.5.3 計算液壓系統沖擊壓力 21-70
1.6 設計液壓裝置,編制技術文件 21-71
1.6.1 液壓系統總體布局 21-71
1.6.2 液壓閥的配置型式 21-71
1.6.3 集成塊設計 21-71
1.6.4 繪制正式工作圖,編寫技術文件 21-71
2 液壓系統設計計算實例———250g塑料注射機液壓系統設計計算 21-71
2.1 250g塑料注射機液壓系統設計要求及有關設計參數 21-71
2.1.1 對液壓系統的要求 21-71
2.1.2 液壓系統設計參數 21-71
2.2 液壓執行元件負載和負載轉矩計算 21-72
2.2.1 各液壓缸的負載計算 21-72
2.2.2 進料液壓馬達負載轉矩計算 21-72
2.3 液壓系統主要參數計算 21-72
2.3.1 初選系統工作壓力 21-72
2.3.2 計算液壓缸的主要結構尺寸 21-72
2.3.3 計算液壓馬達的排量 21-73
2.3.4 計算液壓執行元件實際工作壓力 21-73
2.3.5 計算液壓執行元件實際所需流量 21-73
2.4 制訂系統方案和擬定液壓系統圖 21-74
2.4.1 制訂系統方案 21-74
2.4.2 擬定液壓系統圖 21-74
2.5 液壓元件的選擇 21-75
2.5.1 液壓泵的選擇 21-75
2.5.2 電動機功率的確定 21-75
2.5.3 液壓閥的選擇 21-75
2.5.4 液壓馬達的選擇 21-76
2.5.5 油管內徑計算 21-76
2.5.6 確定油箱的有效容積 21-77
2.6 液壓系統性能驗算 21-77
2.6.1 驗算回路中的壓力損失 21-77
2.6.2 液壓系統發熱溫升計算 21-77
第5章 液 壓 泵
1 液壓泵的分類 21-79
2 液壓泵的主要技術參數和計算公式 21-79
2.1 液壓泵的主要技術參數 21-79
2.2 液壓泵的常用計算公式 21-79
3 典型液壓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結構特點 21-80
4 液壓泵的技術性能和參數選擇 21-81
4.1 各類液壓泵的技術性能和應用范圍 21-81
4.2 液壓泵參數的選擇 21-81
5 齒輪泵產品 21-82
5.1 齒輪泵產品技術參數概覽 21-82
5.2 CBF-E型齒輪泵 21-83
5.3 CBF-F型齒輪泵 21-85
5.4 CBG型齒輪泵 21-88
5.5 P型高壓齒輪泵 21-91
5.6 NB型內嚙合齒輪泵 21-95
6 葉片泵產品 21-96
6.1 葉片泵產品技術參數概覽 21-96
6.2 YB 1 型葉片泵 21-97
6.3 YB-※車輛用葉片泵 21-98
6.4 PV2R型葉片泵 21-100
6.5 T6型葉片泵 21-107
6.6 PFE型柱銷式葉片泵 21-111
6.7 VPVC低壓型變量葉片泵 21-117
6.8 V 4 型變量葉片泵 21-120
7 柱塞泵產品 21-121
7.1 柱塞泵產品技術參數概覽 21-121
7.2 CY14-1B型柱塞泵 21-122
7.3 A2F型柱塞泵 21-126
7.4 A4V型柱塞泵 21-130
7.5 A7V型柱塞泵 21-136
7.6 A10V型柱塞泵 21-142
7.7 JBP徑向柱塞泵 21-150
7.8 RK型超高壓徑向柱塞泵 21-152
7.9 SB型手動泵 21-154
8 多聯泵產品 21-154
8.1 VPVCG型多聯泵(變量葉片泵+齒輪泵) 21-154
8.2 VPNCG型多聯泵(定量葉片泵+齒輪泵) 21-155
8.3 CBKP型三聯齒輪泵 21-157
第6章 液壓馬達
1 液壓馬達的分類 21-159
2 液壓馬達的主要技術參數和計算公式 21-159
2.1 液壓馬達的主要技術參數 21-159
2.2 液壓馬達主要參數的計算公式 21-159
3 液壓馬達產品主要技術參數概覽 21-160
4 液壓馬達的選擇 21-160
5 齒輪馬達產品 21-161
5.1 GM5型齒輪馬達 21-161
5.2 CM型齒輪馬達 21-162
6 擺線馬達產品 21-164
6.1 BYM型齒輪馬達 21-164
6.2 BM型齒輪馬達 21-165
6.3 BMR軸線配油擺線液壓馬達 21-166
6.4 BM3型端面配油擺線馬達 21-168
7 葉片馬達產品 21-170
7.1 YM-F-E型葉片馬達 21-170
7.2 YM型葉片馬達 21-171
8 柱塞馬達產品 21-173
8.1 XM型柱塞馬達(日本東芝HTM系列改型產品) 21-173
8.2 HTM300型柱塞馬達(引進日本東芝技術產品) 21-177
8.3 NJM型柱塞馬達 21-180
8.4 1JMD型徑向柱塞馬達 21-184
8.5 PJM型徑向球塞馬達 21-185
8.6 QJM型徑向球塞馬達 21-187
8.7 A6V型斜軸式變量馬達 21-192
8.8 B型軸向柱塞馬達 21-196
8.9 SXM型柱塞馬達 21-198
9 擺動馬達產品 21-200
9.1 YMD型單葉片擺動馬達 21-200
9.2 YMS型雙葉片擺動馬達 21-202
10 EPM型低速大轉矩液壓馬達 21-204
第7章 液 壓 缸
1 液壓缸的基本尺寸參數 21-207
1.1 液壓缸內徑及活塞桿外徑尺寸系列 21-207
1.2 液壓缸行程系列 21-207
1.3 液壓缸活塞桿螺紋型式和尺寸系列 21-207
2 液壓缸的分類及安裝方式 21-208
2.1 液壓缸的分類 21-208
2.2 液壓缸的安裝方式 21-210
3 液壓缸主要零件的結構、材料及技術要求 21-211
3.1 缸體 21-211
3.2 缸蓋 21-212
3.3 缸體端部連接方式 21-212
3.4 活塞 21-212
3.5 活塞桿 21-215
3.6 活塞桿的導向、密封和防塵 21-216
3.7 液壓缸的緩沖裝置 21-219
3.8 液壓缸的排氣裝置 21-219
3.9 液壓缸安裝連接部分的型式及尺寸 21-220
3.10 柱塞式液壓缸的端部型式及尺寸 21-223
4 液壓缸的設計計算 21-224
4.1 液壓缸設計計算步驟 21-224
4.2 液壓缸性能參數的計算 21-224
4.3 液壓缸主要幾何尺寸的計算 21-224
4.4 液壓缸結構參數的計算 21-227
4.5 液壓缸的連接計算 21-230
4.6 活塞桿穩定性計算 21-233
5 液壓缸產品 21-235
5.1 液壓缸產品技術參數概覽 21-235
5.2 工程液壓缸 21-236
5.3 冶金設備用標準液壓缸 21-246
5.4 車輛用液壓缸 21-255
5.5 重載液壓缸 21-258
5.6 輕型拉桿液壓缸 21-269
5.7 帶接近開關的拉桿式液壓缸 21-276
5.8 伸縮式套筒液壓缸 21-278
5.9 齒輪齒條液壓缸 21-283
第8章 液 壓 閥
1 液壓閥概述 21-296
1.1 液壓閥的分類 21-296
1.2 液壓閥的基本參數 21-296
1.3 液壓閥的選擇 21-296
1.4 液壓閥部分產品匯總 21-297
2 壓力控制閥 21-300
2.1 直動式溢流閥及遠程調壓閥 21-300
2.1.1 DBD型直動式溢流閥 21-300
2.1.2 DBT/DBWT型遙控溢流閥 21-305
2.1.3 D型直動式溢流閥、遙控溢流閥 21-306
2.1.4 C型直動式溢流閥及CGR型遙控溢流閥 21-308
2.1.5 RF型直動式溢流閥 21-310
2.2 先導式溢流閥、電磁溢流閥 21-312
2.2.1 DB/DBW型先導式溢流閥、電磁溢流閥(5X系列) 21-312
2.2.2 B型先導式溢流閥 21-316
2.2.3 C型先導式溢流閥 21-319
2.2.4 RF型先導式溢流閥 21-322
2.2.5 SRF型電磁溢流閥 21-325
2.3 卸荷溢流閥 21-329
2.3.1 DA型先導式卸荷溢流閥/DAW電磁卸荷溢流閥 21-329
2.3.2 BUC型卸荷溢流閥 21-333
2.4 減壓閥 21-335
2.4.1 DR※DP型直動式減壓閥 21-335
2.4.2 DR型先導式減壓閥 21-338
2.4.3 R型先導式減壓閥和RC型單向減壓閥 21-343
2.4.4 X型先導式減壓閥及XC型單向減壓閥 21-345
2.5 順序閥 21-347
2.5.1 DZ※DP型直動式順序閥 21-347
2.5.2 DZ型先導式順序閥 21-350
2.5.3 H型順序閥/HC型單向順序閥 21-354
2.5.4 R型順序閥/RC型單向順序閥 21-357
2.6 平衡閥 21-359
2.6.1 FD型平衡閥 21-359
2.6.2 RB型平衡閥 21-363
2.7 壓力繼電器 21-364
2.7.1 HED型壓力繼電器 21-364
2.7.2 S型壓力繼電器 21-367
2.7.3 S307型壓力繼電器 21-368
2.8 背壓閥 21-371
2.8.1 FBF3型負載相關背壓閥 21-371
2.8.2 RFB型背壓閥 21-372
3 流量控制閥 21-373
3.1 節流閥和單向節流閥 21-373
3.1.1 MG型節流閥/MK型單向節流閥 21-373
3.1.2 DV型節流截止閥/DRV型單向節流截止閥 21-374
3.1.3 SR型節流閥/SRC型單向節流閥 21-376
3.2 FB型溢流節流閥 21-378
3.3 行程節流閥與行程調速閥 21-381
3.3.1 Z型行程減速閥/ZC型單向行程減速閥 21-381
3.3.2 UCF型行程流量控制閥 21-383
3.4 調速閥 21-386
3.4.1 MSA型調速閥 21-386
3.4.2 2FRM型調速閥/Z4S型流向調整板 21-386
3.4.3 FH型先導操作流量控制閥/FHC先導操作單向流量控制閥 21-391
3.4.4 F(FC)G型流量控制閥 21-393
3.5 分流集流閥 21-397
3.5.1 FL、FDL、FJL型分流集流閥 21-397
3.5.2 3FL-L30型分流閥 21-399
3.5.3 3FJLK-L10-50H型可調分流集流閥 21-399
3.5.4 3FJLZ-L20-130H型自調式分流集流閥 21-399
4 方向控制閥 21-399
4.1 單向閥及液控單向閥 21-400
4.1.1 S型/RVP型單向閥 21-400
4.1.2 SV/SL型液控單向閥 21-404
4.1.3 C型單向閥/CP型液控單向閥 21-407
4.1.4 4C型液控單向閥 21-410
4.1.5 PC(PCD)V型液控單向閥 21-412
4.2 電磁換向閥 21-416
4.2.1 WE型電磁換向閥/SE型球式電磁換向閥 21-416
4.2.2 DSG-01/03電磁換向閥 21-427
4.2.3 微小電流控制型電磁換向閥 21-430
4.2.4 DG4V型濕式電磁換向閥 21-431
4.2.5 DG4V型軟切換電磁換向閥 21-436
4.2.6 DG4V型帶閥芯位置指示開關的電磁換向閥 21-437
4.3 電液換向閥及液動換向閥 21-438
4.3.1 WEH電液換向閥及WH液控換向閥 21-438
4.3.2 DSHG型電液換向閥 21-451
4.3.3 DSH型電液換向閥 21-460
4.4 手動換向閥 21-463
4.4.1 WMM型手動換向閥 21-463
4.4.2 DM型手動換向閥 21-467
4.5 機動式換向閥 21-473
4.5.1 WM型行程(滾輪)換向閥 21-473
4.5.2 DC型凸輪操作換向閥 21-475
4.6 多路換向閥 21-478
4.6.1 ZFS型多路換向閥 21-478
4.6.2 ZS型多路換向閥 21-480
5 疊加閥 21-482
5.1 疊加式壓力控制閥 21-482
5.1.1 力士樂系列疊加式溢流閥 21-482
5.1.2 油研系列疊加式溢流閥 21-484
5.1.3 威格士系列疊加溢流閥 21-485
5.1.4 力士樂系列疊加式減壓閥 21-488
5.1.5 油研系列疊加減壓閥 21-490
5.1.6 威格士系列疊加減壓閥 21-492
5.2 疊加式方向閥 21-494
5.2.1 力士樂系列疊加單向閥 21-494
5.2.2 油研系列疊加單向閥 21-494
5.2.3 威格士系列疊加單向閥 21-496
5.2.4 力士樂系列疊加液控單向閥 21-497
5.2.5 油研系列疊加液控單向閥 21-498
5.2.6 威格士系列疊加液控單向閥 21-501
5.3 疊加式流量閥 21-502
5.3.1 力士樂系列疊加單向節流閥 21-502
5.3.2 油研系列疊加式節流閥 21-505
5.3.3 威格士系列疊加節流閥 21-510
5.3.4 MFC型疊加式單向調速閥 21-511
5.3.5 MSF型疊加式電控調速閥 21-513
5.4 通道塊及安裝用螺栓 21-515
5.4.1 力士樂、油研系列疊加閥通道塊 21-515
5.4.2 高強度螺栓、螺母 21-515
6 插裝閥 21-517
6.1 插裝閥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21-517
6.2 二通蓋板式插裝閥 21-517
6.2.1 K系列插裝閥 21-517
6.2.2 L系列插裝閥 21-523
6.2.3 TJ系列插裝閥 21-527
6.2.4 Z系列插裝閥 21-530
6.3 螺紋插裝閥 21-532
6.3.1 IH系列螺紋插裝閥 21-532
6.3.2 C13和C16系列電磁線圈 21-558
第9章 液壓輔件
1 蓄能器 21-560
1.1 蓄能器的種類及特點 21-560
1.2 蓄能器在系統中的應用 21-561
1.3 各種蓄能器的性能及用途 21-561
1.4 蓄能器的容量計算 21-562
1.5 蓄能器使用注意事項 21-562
1.6 蓄能器產品 21-563
1.6.1 NXQ型氣囊式蓄能器 21-563
1.6.2 HXQ型活塞式蓄能器 21-564
1.7 蓄能器輔件 21-566
1.7.1 CQJ型充氮工具 21-566
1.7.2 QXF型蓄能器充氣閥 21-566
1.7.3 CDZ型充氮車 21-566
1.7.4 蓄能器專用閥門 21-566
1.7.5 XJF型蓄能器截止閥 21-567
1.7.6 AQJ型蓄能器控制閥組 21-568
1.7.7 FGXQ型氣瓶 21-569
1.7.8 蓄能器支座 21-570
1.7.9 蓄能器緊固箍 21-571
2 過濾器 21-571
2.1 過濾器的主要性能參數 21-571
2.2 過濾器的名稱、用途、安裝位置、類別、型式及效果 21-572
2.3 推薦液壓系統的清潔度和過濾精度 21-572
2.4 過濾器的選擇及計算 21-572
2.5 過濾器產品 21-573
2.5.1 WU型網式吸油過濾器 21-573
2.5.2 TF型箱外吸油過濾器 21-573
2.5.3 ZU-H、QU-H系列高壓過濾器 21-575
2.5.4 DF型側面板式高壓過濾器 21-581
2.5.5 PLF系列壓力管路過濾器 21-583
2.5.6 RFA型微型回油過濾器 21-586
2.5.7 SRFA型雙筒箱上回油過濾器 21-588
2.5.8 RFB型箱側回油過濾器 21-589
2.5.9 DRLF型大流量回油過濾器 21-591
2.5.10 SDRLF系列大流量雙筒回油濾油器 21-592
2.5.11 CUB型磁性過濾器 21-594
2.5.12 LUC型精密濾油車 21-594
2.5.13 靜電凈油機 21-597
3 熱交換器 21-597
3.1 冷卻器的種類及特點 21-597
3.2 冷卻器的選擇及計算 21-597
3.3 GL※型列管式冷卻器 21-598
3.4 LQ※型列管式冷卻器 21-600
3.5 BR型板式冷卻器 21-606
3.6 FL型空氣冷卻器 21-607
3.7 ACE型空氣冷卻器 21-608
3.8 ZCT電磁水閥 21-609
3.9 GL型冷卻水過濾器 21-610
3.10 加熱器 21-610
3.10.1 油的加熱及加熱器的發熱能力 21-610
3.10.2 電加熱器的計算 21-610
3.10.3 SRY型加熱器 21-610
3.10.4 SRY型套筒式油用電加熱器 21-611
4 溫度儀表 21-612
4.1 WS※型雙金屬溫度計 21-612
4.2 WSJ-300型數顯溫度繼電器 21-613
4.3 2000型溫度開關 21-616
4.4 機械式溫度開關T15系列 21-617
5 壓力儀表 21-618
5.1 Y系列壓力表 21-618
5.2 YTXG型磁感式電接點壓力表 21-619
5.3 YSJ-300型數顯壓力繼電器 21-620
5.4 壓力開關P11系列 21-623
5.5 電子式數顯壓力開關PE80系列 21-624
5.6 壓力表開關 21-626
5.6.1 KF型壓力表開關 21-626
5.6.2 AF6E型壓力表開關 21-627
5.6.3 MS型六點壓力表開關 21-628
5.7 測壓、排氣接頭及測壓軟管 21-629
5.7.1 PT型測壓排氣接頭 21-629
5.7.2 HF型測壓軟管 21-629
5.7.3 PTB型測壓裝置 21-631
6 空氣過濾器 21-631
6.1 QUQ型空氣過濾器 21-631
6.2 EF型空氣過濾器 21-632
6.3 PFB型增壓空氣過濾器 21-633
6.4 QLS型吸濕空氣過濾器 21-634
6.5 SAF-50帶鎖液壓空氣過濾器 21-635
7 液位儀表 21-635
7.1 YWZ型液位計 21-635
7.2 CYW型液位液溫計 21-636
7.3 YKZQ型液位控制器 21-637
7.4 SCF型平衡翻板窺視孔 21-637
7.5 高壓MGS型磁浮子液位計及報警開關 21-638
8 流量儀表 21-639
8.1 LC12型橢圓齒輪流量計 21-639
8.2 LWGY型渦輪流量傳感器 21-640
8.3 BFS-40-N/BFS-40-O型流量開關 21-642
9 液壓常用密封件 21-644
9.1 O形橡膠密封圈 21-644
9.1.1 通用O形橡膠密封圈的型式、尺寸及公差 21-644
9.1.2 O形橡膠密封圈的選用 21-648
9.2 組合密封墊圈 21-650
9.3 液壓缸活塞及活塞桿用高低唇Yx形橡膠密封圈 21-651
9.4 液壓缸活塞桿及活塞用腳形滑環式組合密封 21-656
9.5 軸用J型防塵圈 21-657
10 常用閥門 21-657
10.1 高壓球閥 21-657
10.1.1 YJZQ型高壓球閥 21-657
10.1.2 Q21N型外螺紋球閥 21-658
10.2 JZFS系列高壓截止閥 21-658
10.3 DD71X型開閉發信器蝶閥 21-661
10.4 D71X-16對夾式手動蝶閥 21-662
10.5 低壓內螺紋直通式球閥 21-662
10.6 HKP型板式球閥 21-663
10.7 閥塊型SAE法蘭球閥 21-664
10.8 KHB高壓球閥 21-666
11 E型減振器 21-672
12 KXT型可曲撓橡膠接管 21-672
13 電動機、泵鐘形罩 21-673
14 油泵電動機組聯軸器 21-677
15 FC型油箱清潔蓋 21-679
16 閥用電磁鐵產品 21-680
第10章 液壓泵站、油箱、管路及管件
1 液壓泵站 21-682
1.1 概述 21-682
1.2 液壓泵站的結構型式 21-682
1.3 典型液壓站產品 21-683
1.3.1 HP系列交直流動力單元 21-683
1.3.2 HP系列液壓泵站 21-685
1.3.3 YZ系列液壓站 21-687
1.3.4 TND360-2型液壓站 21-689
1.3.5 SYZ系列液壓站 21-690
2 油箱 21-690
2.1 油箱的設計要點 21-690
2.2 油箱容量的計算 21-691
3 管路 21-692
3.1 管道 21-692
3.2 管道內徑的計算 21-693
3.3 金屬管壁厚的計算 21-693
3.4 膠管的選擇及注意事項 21-693
4 管接頭 21-694
4.1 管接頭的類型及特點 21-694
4.2 管接頭的種類及應用 21-695
4.3 焊接式管接頭規格 21-695
4.4 卡套式管接頭規格 21-704
4.5 擴口式管接頭規格 21-730
4.6 承插焊管件 21-749
4.7 錐密封焊接式管接頭 21-752
4.8 液壓軟管接頭 21-759
4.9 快換接頭 21-764
4.10 旋轉接頭 21-764
4.11 法蘭 21-773
4.12 螺塞 21-787
4.13 管夾 21-789
5 液壓泵站的設計與注意事項 21-792
5.1 液壓泵站的設計與注意事項 21-792
5.2 液壓集成塊的設計與注意事項 21-794
5.3 液壓油箱的設計與注意事項 21-795
5.4 液壓管路的設計與注意事項 21-797
第11章 液壓介質
1 液壓介質的分類與產品符號 21-801
2 液壓介質的性質 21-801
2.1 密度 21-801
2.2 黏度、黏度與溫度的關系 21-802
2.3 可壓縮性與膨脹性 21-803
2.3.1 體積壓縮系數 21-803
2.3.2 液壓介質的體積模量 21-803
2.3.3 含氣液壓介質的體積模量 21-803
2.3.4 液壓介質的熱膨脹性 21-803
2.4 比熱容 21-804
2.5 含氣量、空氣分離壓、飽和蒸汽壓 21-804
2.5.1 含氣量 21-804
2.5.2 空氣分離壓 21-804
2.5.3 飽和蒸汽壓 21-804
3 液壓介質的質量指標及選擇 21-804
3.1 礦物油型液壓油與合成烴型液壓油的質量指標 21-804
3.2 抗燃型液壓油的質量指標 21-811
3.3 液壓介質的常用添加劑 21-813
3.3.1 增黏劑 21-813
3.3.2 降凝劑 21-813
3.3.3 抗磨劑 21-813
3.3.4 抗泡劑 21-813
3.3.5 乳化劑 21-813
3.3.6 抗氧劑 21-813
3.3.7 防銹劑 21-813
3.4 液壓介質的選用 21-813
3.5 液壓介質的使用極限 21-814
4 液壓介質的污染控制 21-815
4.1 污染物的種類及污染原因 21-815
4.2 污染程度的測定及污染等級標準 21-815
第12章 液壓伺服控制
1 液壓伺服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21-817
1.1 液壓伺服系統的組成 21-817
1.2 液壓伺服系統工作原理 21-817
1.3 伺服控制系統的典型方框圖及其分類和要求 21-818
2 液壓控制基礎知識 21-819
2.1 數學模型 21-819
2.1.1 微分方程 21-819
2.1.2 拉氏變換與傳遞函數 21-819
2.1.3 方框圖及其等效變換 21-821
2.2 典型環節 21-822
2.3 穩定性 21-826
2.4 穩態誤差 21-827
2.5 頻率特性 21-829
2.5.1 頻率特性分析 21-829
2.5.2 對數幅相頻率特性的穩定性判據 21-831
2.5.3 穩定性裕量 21-833
3 電液伺服閥 21-834
3.1 電液伺服閥的組成 21-834
3.1.1 電氣-機械轉換器 21-834
3.1.2 液壓放大器 21-834
3.1.3 反饋方式 21-834
3.2 電液伺服閥的分類 21-835
3.3 伺服閥的工作原理 21-835
3.3.1 力反饋式電液伺服閥 21-835
3.3.2 位置反饋式伺服閥 21-835
3.3.3 p-q型伺服閥 21-836
3.4 電液伺服閥的基本特性及性能參數 21-836
4 液壓伺服系統設計 21-840
4.1 全面理解設計要求 21-840
4.1.1 全面了解被控對象 21-840
4.1.2 明確設計要求 21-840
4.1.3 負載特性分析 21-840
4.2 擬定控制方案、繪制系統原理圖 21-840
4.3 動力元件參數選擇 21-841
4.3.1 供油壓力的選擇 21-841
4.3.2 伺服閥流量與執行元件尺寸的確定 21-841
4.3.3 伺服閥的選擇 21-842
4.3.4 執行元件的選擇 21-843
4.4 反饋傳感器的選擇 21-843
4.5 確定系統方塊圖 21-843
4.6 繪制系統開環博德圖并確定開環增益 21-843
4.6.1 由系統的穩態精度要求確定K 21-843
4.6.2 由系統的頻寬要求確定K 21-843
4.6.3 由系統相對穩定性確定K 21-844
4.7 系統靜動態品質分析及確定校正特性 21-844
4.8 仿真分析 21-844
5 電液伺服系統應用實例 21-844
5.1 壓力伺服系統應用實例 21-844
5.2 流量伺服系統應用實例 21-846
5.3 位置伺服系統應用實例 21-846
5.4 液壓壓下(AGC)伺服系統簡介 21-848
5.5 伺服系統液壓參數的計算實例 21-850
6 電液伺服閥主要產品 21-851
6.1 國內電液伺服閥主要產品簡介 21-851
6.1.1 力矩馬達式電液伺服閥 21-851
6.1.2 雙噴嘴擋板電反饋式(QDY3、QDY8、DYSF、FF108、FF109型)電液伺服閥 21-853
6.1.3 滑閥直接位置反饋式(DQSF-Ⅰ型)電液伺服閥和動圈式滑閥直接反饋式(QDY4、YJ、SV型)電液伺服閥 21-854
6.1.4 射流管式力反饋(CSDY、FSDY、SSDY型)、動壓反饋(FF103型)雙噴嘴擋板壓力反饋(DYSF-3P型)、帶液壓鎖(FF107A型)電液伺服閥 21-855
6.1.5 動圈式SVA8、SVA10伺服閥 21-856
6.2 國外主要電液伺服閥產品簡介 21-858
6.2.1 雙噴嘴擋板力反饋式電液伺服閥(MOOG公司) 21-858
6.2.2 雙噴嘴擋板力反饋式電液伺服閥(Vickers公司、Dowty公司) 21-859
6.2.3 D76系列雙噴嘴擋板反饋式電液伺服閥(MOOG公司) 21-860
6.2.4 D63系列直動電反饋式伺服閥(MOOG公司) 21-862
6.2.5 D660系列伺服閥 21-864
6.2.6 DO79系列電反饋三級伺服閥(MOOG公司) 21-875
6.2.7 D791和D792系列電反饋三級伺服閥(MOOG公司) 21-875
7 伺服液壓缸產品簡介 21-878
7.1 US系列伺服液壓缸(天津優瑞納斯公司) 21-878
7.2 伺服液壓缸(海特公司) 21-879
7.3 伺服液壓缸[力士樂公司(Rexroth)] 21-882
7.4 伺服液壓缸(MOOG公司) 21-883
7.5 伺服液壓缸[阿托斯公司(Atos)] 21-883
第13章 電液比例控制
1 概述 21-885
1.1 電液比例控制的功能描述 21-885
1.2 電液比例控制系統的分類、組成及原理 21-885
1.3 各類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及特點等方面對比 21-887
2 比例電磁鐵 21-888
2.1 力調節型電磁鐵 21-888
2.2 行程調節型電磁鐵 21-888
3 比例放大器 21-889
4 比例控制裝置的典型曲線 21-893
5 比例控制系統典型原理圖 21-893
5.1 開環控制 21-893
5.2 閉環控制 21-893
5.2.1 壓力閉環控制 21-894
5.2.2 位置/速度閉環控制 21-894
5.3 典型原理圖實例 21-895
6 開環控制系統在應用方面的簡述 21-897
7 閉環控制系統的簡易設計、分析方法 21-897
8 比例閥的選型原則 21-899
9 國內主要比例閥產品概覽 21-900
10 國外主要比例閥產品概覽 21-900
11 比例閥主要產品 21-901
11.1 比例壓力閥主要產品 21-901
11.1.1 DBETR型比例溢流閥 21-901
11.1.2 DBE先導比例溢流閥 21-902
11.1.3 EDG、EBG比例溢流閥 21-908
11.1.4 ER比例溢流閥 21-910
11.1.5 DRE比例減壓閥 21-916
11.2 比例流量閥產品 21-920
11.2.1 2FRE6比例流量閥 21-920
11.2.2 2FRE比例流量閥 21-925
11.2.3 EF比例流量閥 21-929
11.2.4 EFR比例式壓力與流量閥 21-931
11.3 力士樂(Rexroth)主要比例閥產品 21-933
11.3.1 4WRA型比例方向閥 21-933
11.3.2 4WRZ和4WRH型比例方向閥 21-941
11.3.3 三通比例減壓閥 21-955
11.4 阿托斯(Atos)主要比例閥產品 21-972
11.4.1 RZGO型比例減壓閥 21-972
11.4.2 RZGO、HZGO和KZGO型先導式比例減壓閥 21-977
11.5 螺紋插裝閥 21-980
11.5.1 TS08-27比例控制溢流閥 21-980
11.5.2 TS98-30比例控制減壓溢流閥 21-983
11.5.3 SP08-47C三位四通中位O型比例換向閥 21-985
11.5.4 SP08-47D三位四通中位Y型比例換向閥 21-987
11.5.5 PV72-20比例控制流量閥(常閉型) 21-989
11.5.6 PV72-21比例控制流量閥(常開型) 21-992
第14章 液壓系統的安裝、調試與故障診斷 1 概述 21-994
2 對液壓系統制造方面的要求 21-994
2.1 液壓泵裝置的安裝要求 21-994
2.2 液壓油箱的安裝要求 21-994
2.3 液壓閥的安裝要求 21-994
2.4 液壓輔件的安裝要求 21-994
2.5 液壓執行元件的安裝要求 21-995
3 液壓系統的安裝 21-995
3.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21-995
3.2 液壓設備的就位 21-995
3.3 液壓配管 21-995
3.4 管道的處理 21-997
3.4.1 管道酸洗 21-997
3.4.2 管道酸洗工藝 21-997
3.5 管路的循環沖洗 21-998
4 液壓系統調試 21-1000
4.1 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21-1000
4.2 液壓系統調試步驟 21-1000
4.2.1 調試前的檢查 21-1000
4.2.2 起動液壓泵 21-1000
4.2.3 系統排氣 21-1000
4.2.4 系統耐壓試驗 21-1000
4.2.5 主機試驗 21-1001
4.2.6 總體調試 21-1001
4.2.7 調試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1-1001
4.3 液壓系統的驗收 21-1001
5 液壓設備的維護 21-1001
5.1 油液清潔度的控制 21-1001
5.1.1 污染物的來源與危害 21-1001
5.1.2 控制油液污染的措施 21-1002
5.1.3 油液的過濾 21-1002
5.2 液壓系統泄漏的控制 21-1003
5.3 液壓系統噪聲的控制 21-1004
5.4 液壓系統的檢查和維護 21-1004
5.5 液壓系統維修時的注意事項 21-1006
6 液壓系統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消除方法 21-1006
6.1 常見故障的診斷方法 21-1006
6.1.1 簡易故障診斷法 21-1007
6.1.2 液壓系統原理圖分析法 21-1007
6.1.3 其他分析方法 21-1007
6.2 液壓系統常見故障及消除方法 21-1007
6.2.1 系統壓力不正常的消除方法 21-1007
6.2.2 系統流量不正常的消除方法 21-1008
6.2.3 系統噪聲、振動大的消除方法 21-1008
6.2.4 系統液壓沖擊大的消除方法 21-1009
6.2.5 執行機構運動不正常的消除方法 21-1010
6.2.6 系統油溫過高的消除方法 21-10107 液壓元件常見故障與處理方法 21-1011
7.1 液壓泵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11
7.2 液壓馬達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16
7.3 液壓缸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17
7.4 壓力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0
7.4.1 溢流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0
7.4.2 減壓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2
7.4.3 順序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3
7.5 流量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4
7.6 方向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5
7.6.1 電(液、磁)換向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5
7.6.2 多路換向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6
7.6.3 液控單向閥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7
7.7 液壓輔件常見故障與處理 21-1027
7.7.1 壓力繼電器(壓力開關)常見故障及處理 21-1027
7.7.2 過濾器常見故障與處理 21-1028
8 液壓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和故障處理要點 21-1028
8.1 液壓控制系統的安裝、調試 21-1028
8.2 液壓控制系統的故障分析 21-1029
參考文獻 21-1032
第22篇 氣壓傳動與控制
第1章 常用氣動基礎標準
1 國內氣動標準目錄 22-3
2 氣動元件圖形符號應用實例 22-4
3 常用氣動相關標準 22-9
3.1 流體傳動系統及元件 公稱壓力系列 22-9
3.2 液壓氣動系統及元件 缸內徑及活塞桿外徑 22-9
3.2.1 液壓缸、氣缸內徑尺寸系列 22-9
3.2.2 液壓缸、氣缸活塞桿尺寸外徑系列 22-9
3.3 液壓氣動系統及元件 缸活塞行程系列 22-9
3.4 液壓氣動系統及元件 活塞桿螺紋型式和尺寸系列 22-10
3.5 液壓氣動系統用硬管外徑和軟管內徑 22-10
3.6 氣動連接 氣口和螺柱端 22-10
3.7 氣動元件及系統用空氣介質質量等級 22-10
3.7.1 表示方法 22-11
3.7.2 質量等級 22-11
3.7.3 常用氣動元件用空氣介質的質量等級 22-11
3.7.4 一般系統用空氣介質的質量等級 22-11
4 常用氣動術語 22-11
第2章 氣壓傳動的特點和氣體力學基礎
1 氣壓傳動的特點 22-16
1.1 氣壓傳動的優點 22-16
1.2 氣壓傳動的缺點 22-16
1.3 氣動系統的組成 22-16
1.4 氣動系統各類元件的主要用途 22-17
1.5 氣動技術的應用 22-18
1.6 氣動技術發展趨勢 22-18
1.7 氣壓傳動和控制與其他傳動與控制方式的比較 22-22
2 空氣的物理性質 22-22
2.1 空氣的組成 22-22
2.2 空氣的密度 22-22
2.3 空氣的黏性 22-23
2.4 空氣的壓縮性與膨脹性 22-23
3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22-23
3.1 基準狀態和標準狀態 22-24
3.2 空氣的熱力過程 22-24
3.2.1 等容過程 22-24
3.2.2 等壓過程 22-24
3.2.3 等溫過程 22-24
3.2.4 絕熱過程 22-24
3.2.5 多方過程 22-24
4 濕空氣 22-24
4.1 濕度 22-24
4.1.1 絕對濕度 22-24
4.1.2 相對濕度 22-24
4.2 含濕量 22-24
4.2.1 質量含濕量 22-24
4.2.2 容積含濕量 22-25
5 自由空氣流量、標準額定流量及析水量 22-25
5.1 自由空氣流量、標準額定流量 22-25
5.1.1 自由空氣流量 22-25
5.1.2 標準額定流量 22-25
5.2 析水量 22-25
6 氣體流動的基本方程 22-25
6.1 連續性方程 22-25
6.2 能量方程 22-26
6.2.1 不可壓縮流體的伯努利方程 22-26
6.2.2 可壓縮氣體絕熱流動的伯努利方程 22-26
6.2.3 有機械功的壓縮性氣體能量方程 22-26
7 聲速及氣體在管道中的流動特性 22-27
7.1 聲速、馬赫數 22-27
7.2 氣體在管道中的流動特性 22-27
8 氣動元件的流通能力 22-28
8.1 流通能力K v 值、C v 值 22-28
8.1.1 流通能力K v 值 22-28
8.1.2 流通能力C v 值 22-28
8.2 有效截面積S 22-28
8.2.1 定義及簡化計算 22-28
8.2.2 有效截面積的測試方法 22-29
8.2.3 系統中多個元件合成的S值 22-29
8.3 理想氣體在收縮噴管中絕熱流動的流量 22-30
8.4 可壓縮性氣體通過節流小孔的流量 22-30
8.5 流通能力K v 值、C v 值、S值的關系 22-30
9 充氣、放氣溫度與時間的計算 22-31
9.1 充氣溫度與時間的計算 22-31
9.2 放氣溫度與時間的計算 22-31
第3章 氣源裝置及氣動輔助元件
1 氣源裝置 22-33
1.1 容積式壓縮機的分類和工作原理 22-33
1.2 滑片式壓縮機 22-33
1.3 活塞式壓縮機 22-35
2 氣動輔助元件 22-37
2.1 分水濾氣器(二次過濾器) 22-37
2.1.1 QL系列分水濾氣器 22-37
2.1.2 QGL系列精密分水濾氣器 22-38
2.1.3 QSL a 系列高壓分水濾氣器 22-39
2.2 油霧器 22-39
2.3 氣源調節裝置 22-41
2.3.1 QLPY系列氣源調節裝置(三聯件) 22-41
2.3.2 QFLJWB系列氣源調節裝置(三聯件) 22-42
2.3.3 QAC/AC系列氣源調節裝置(三聯件) 22-43
2.4 日本SMC公司氣源處理元件 22-44
2.4.1 AFF系列主路過濾器 22-44
2.4.2 AM系列油霧分離器 22-47
2.4.3 AMD系列微霧分離器 22-49
2.4.4 AD系列自動排水器 22-52
2.4.5 AC新系列空氣組合元件 22-52
2.4.6 AF新系列空氣過濾器 22-55
2.4.7 AL新系列油霧器 22-57
2.4.8 AW新系列過濾減壓閥 22-59
2.4.9 AFM新系列油霧分離器 22-62
2.4.10 AFD新系列微霧分離器 22-64
2.5 德國FESTO氣源處理單元(D系列) 22-65
2.5.1 LF系列過濾器 22-65
2.5.2 LOE系列油霧器 22-65
2.5.3 LFR系列過濾減壓閥 22-65
2.5.4 FRC系列氣源調節裝置(二聯件) 22-65
2.6 其他氣動輔件 22-72
2.6.1 ZPS-15、ZPSA系列自動排水器 22-72
2.6.2 ZPW系列臥式自動排水器 22-72
2.6.3 消聲器 22-72
2.6.4 TK型壓力繼電器 22-74
2.6.5 氣液轉換器 22-74
2.7 氣動管接頭 22-75
2.7.1 氣動管接頭的類型 22-75
2.7.2 有色金屬管接頭 22-76
2.7.3 棉線編織膠管接頭 22-80
2.7.4 PU管、尼龍管用接頭 22-82
2.7.5 快換管接頭 22-89
2.7.6 組合式管接頭 22-90
第4章 氣動執行元件 1 氣缸 22-92
1.1 氣缸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22-92
1.1.1 氣缸的分類 22-92
1.1.2 氣缸的工作原理 22-94
1.2 氣缸的設計與計算 22-102
1.2.1 氣缸的設計步驟 22-102
1.2.2 氣缸的基本參數 22-102
1.2.3 氣缸有關計算 22-102
1.3 氣缸主要零部件的結構、材料及技術要求 22-109
1.3.1 氣缸筒 22-109
1.3.2 氣缸蓋 22-109
1.3.3 缸筒與缸蓋的連接 22-110
1.3.4 活塞 22-111
1.3.5 活塞桿 22-112
1.3.6 氣缸的密封 22-112
1.4 氣缸的選擇 22-114
1.4.1 氣缸的選擇要點 22-114
1.4.2 氣缸使用注意事項 22-114
1.5 氣缸的性能和試驗 22-114
1.5.1 空載性能和試驗 22-114
1.5.2 載荷性能和試驗 22-114
1.5.3 耐壓性及試驗 22-115
1.5.4 泄漏及試驗 22-115
1.5.5 緩沖性能及試驗 22-115
1.5.6 耐久性及試驗 22-115
1.6 國產氣缸產品 22-115
1.6.1 國產氣缸產品概覽 22-115
1.6.2 普通單活塞桿氣缸 22-116
1.6.3 普通雙活塞氣缸 22-136
1.6.4 薄型氣缸 22-140
1.6.5 擺動氣缸 22-145
1.6.6 其他特殊氣缸 22-151
1.7 SMC公司氣缸產品 22-163
1.7.1 標準型氣缸 22-163
1.7.2 薄型氣缸 22-188
1.7.3 氣爪(2爪、3爪、4爪) 22-194
1.7.4 無活塞桿氣缸 22-195
1.7.5 帶導桿型氣缸 22-200
1.7.6 磁性開關 22-201
1.7.7 擺動氣缸 22-204
1.7.8 鎖緊氣缸 22-209
2 氣馬達 22-213
2.1 氣馬達的分類、工作原理及特點 22-213
2.1.1 氣馬達的分類 22-213
2.1.2 氣馬達的工作原理 22-213
2.1.3 氣馬達的特點 22-215
2.2 氣馬達的選擇、應用與潤滑 22-215
2.2.1 氣馬達的選擇 22-215
2.2.2 氣馬達的應用與潤滑 22-216
2.3 氣馬達的典型產品 22-216
2.3.1 葉片式氣馬達 22-216
2.3.2 活塞式氣馬達 22-220
2.3.3 擺動式氣馬達 22-227
第5章 氣動控制閥
1 國產氣動控制閥 22-231
1.1 壓力控制閥 22-231
1.1.1 減壓閥 22-231
1.1.2 過濾減壓閥 22-235
1.1.3 單向壓力順序閥 22-238
1.1.4 安全閥 22-239
1.2 方向控制閥 22-241
1.2.1 電磁換向閥 22-241
1.2.2 氣控閥 22-284
1.2.3 多種流體、多用途換向閥 22-291
1.2.4 人力控制換向閥 22-304
1.2.5 機械控制換向閥 22-317
1.2.6 時間控制換向閥 22-320
1.2.7 單向型控制閥 22-321
1.3 流量控制閥 22-326
1.3.1 KLJ系列節流閥 22-326
1.3.2 KLA系列單向節流閥 22-327
1.3.3 QLA系列單向節流閥 22-328
1.3.4 QLA(J)系列接頭式單向節流閥 22-329
1.3.5 KLP、KLPX系列排氣節流閥與排氣消聲節流閥 22-330
2 國外氣動控制閥 22-331
2.1 德國FESTO公司氣動閥 22-331
2.1.1 FESTO壓力控制閥 22-331
2.1.2 FESTO方向控制閥 22-334
2.1.3 FESTO流量控制閥 22-354
2.2 日本SMC公司氣動閥 22-358
2.2.1 SMC壓力控制閥 22-358
2.2.2 SMC方向控制閥 22-361
2.2.3 SMC流量控制閥 22-378
第6章 氣動控制系統
1 氣動控制系統設計計算 22-383
1.1 氣動控制系統的設計步驟 22-383
1.2 氣動伺服機構舉例———波紋管滑閥式氣動伺服系統分析 22-383
2 氣動比例控制元件 22-385
2.1 SMC系列氣動比例控制元件 22-385
2.1.1 IP6000/IP6100系列電-氣比例定位器 22-385
2.1.2 IT1000、IT2000、IT4000系列電-氣比例壓力閥 22-387
2.1.3 VY1系列電-氣比例減壓閥 22-389
2.2 FESTO系列氣動比例控制元件 22-393
2.2.1 MPPE系列氣動比例減壓閥 22-393
2.2.2 MPYE系列氣動比例方向控制閥 22-394
2.3 氣動伺服控制元件 22-396
2.3.1 氣動伺服閥的結構原理 22-396
2.3.2 氣動伺服定位氣缸 22-396
第7章 氣動真空元件
1 氣動真空系統 22-398
1.1 真空系統概述 22-398
1.2 典型氣動真空系統 22-399
1.2.1 真空抓取系統 22-399
1.2.2 真空輸送系統 22-399
2 真空產生裝置 22-399
2.1 真空發生器及原理 22-399
2.2 真空發生器的技術特性 22-400
2.3 真空發生器的選擇步驟 22-401
2.4 真空發生器的典型產品 22-401
2.4.1 ZHF-Ⅱ系列真空發生器 22-401
2.4.2 ZKF系列真空發生器 22-402
2.4.3 SMC的ZH系列真空發生器 22-403
2.4.4 SMC的ZU系列管道型真空發生器 22-405
3 真空吸盤 22-405
3.1 真空吸盤的分類及應用 22-405
3.2 真空吸盤的典型產品 22-406
3.2.1 ZHP系列真空吸盤 22-406
3.2.2 XP系列真空吸盤 22-408
3.2.3 XPI系列真空小吸盤 22-409
3.2.4 SMC的ZP系列真空吸盤 22-413
4 真空輔件 22-414
4.1 真空壓力開關 22-414
4.1.1 FESTO的VPVE機械式真空開關 22-414
4.1.2 FESTO的SED5真空開關 22-415
4.1.3 FESTO的SDE1帶顯示壓力傳感器 22-417
4.2 真空壓力表 22-419
5 真空元件選用注意事項 22-420
5.1 氣源 22-420
5.2 系統 22-420
5.3 工件 22-420
5.4 維護 22-420
第8章 氣動系統的設計計算
1 氣動回路 22-421
1.1 氣動基本回路 22-421
1.1.1 壓力與力控制回路 22-421
1.1.2 換向回路 22-422
1.1.3 速度控制回路 22-423
1.1.4 位置控制回路 22-424
1.1.5 真空回路 22-426
1.2 應用回路 22-427
1.2.1 安全保護回路 22-427
1.2.2 往復動作回路 22-428
1.2.3 程序動作控制回路 22-428
1.2.4 同步動作控制回路 22-428
2 氣動系統設計的主要內容及設計程序 22-429
2.1 明確工作要求 22-429
2.2 設計氣控回路 22-429
2.3 選擇、設計執行元件 22-429
2.4 選擇控制元件 22-429
2.5 選擇氣動輔件 22-429
2.6 確定管道直徑、計算壓力損失 22-429
2.7 快速估算氣動閥類元件、氣源調節裝置(三聯件)、管道等通徑的方法 22-430
2.8 選擇空氣壓縮機 22-431
2.8.1 計算空壓機的供氣量 22-431
2.8.2 計算空壓機的供氣壓力 22-431
第9章 氣動系統的維護與故障處理
1 氣動系統的維護和保養 22-435
1.1 維護的任務及管理 22-435
1.2 維護的原則 22-435
2 維護工作內容 22-435
2.1 日常性維護工作內容 22-435
2.2 定期維護工作內容 22-435
3 故障診斷與處理 22-436
3.1 故障的種類與故障診斷方法 22-436
3.2 氣動系統元件的故障與處理 22-438
參考文獻 22-443
第23篇 液力傳動
第1章 液力傳動基礎
1 液力傳動的定義 23-3
2 液力傳動的分類 23-8
2.1 液力傳動元件的分類 23-8
2.2 液力傳動裝置的分類 23-8
3 液力傳動的特點及應用 23-9
4 液力元件的工作原理 23-9
4.1 液力元件的葉輪與幾何參數 23-9
4.1.1 葉輪 23-9
4.1.2 工作腔及其結構參數 23-10
4.2 液體在葉輪中的運動 23-10
4.2.1 速度的分解及速度三角形 23-11
4.2.2 速度環量 23-12
4.2.3 液體在無葉片區的流動 23-12
4.3 液力元件的基本方程式 23-12
4.3.1 理論能頭 23-12
4.3.2 動量矩方程 23-13
4.4 三維基礎理論 23-13
4.4.1 控制方程 23-13
4.4.2 湍流方程 23-14
5 液力傳動的工作液體 23-15
5.1 液力傳動用油的基本要求 23-15
5.2 液力傳動常用油的種類 23-16
5.3 水基難燃液的種類 23-17
第2章 液力偶合器
1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23-19
2 液力偶合器的特性 23-20
2.1 液力偶合器的特性參數 23-20
2.2 液力偶合器的特性曲線 23-20
3 液力偶合器的分類 23-22
3.1 按功能分類 23-22
3.1.1 普通型液力偶合器 23-22
3.1.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23-23
3.1.3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 23-25
3.2 按葉片分類 23-26
3.3 按工作腔的數量分類 23-27
4 液力偶合器的典型結構及輔助裝置 23-27
4.1 普通型液力偶合器 23-27
4.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23-28
4.3 普通型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安全保護裝置 23-29
4.3.1 普通型、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易熔塞 23-30
4.3.2 刮板輸送機用液力偶合器易爆塞技術要求 23-31
4.4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 23-32
4.4.1 進口調節式調速型液力偶合器 23-32
4.4.2 出口調節式調速型液力偶合器 23-32
4.4.3 進出口調節式調速型液力偶合器 23-35
4.5 輔助裝置 23-36
5 液力減速器 23-37
6 液力偶合器和原動機的共同工作 23-38
6.1 液力偶合器和內燃機的共同工作 23-38
6.2 液力偶合器和電動機的共同工作 23-41
6.2.1 輸入特性,共同工作范圍和輸出特性的繪制 23-41
6.2.2 與電動機共同工作的分析 23-42
7 液力變矩偶合器 23-43
8 液力偶合器設計 23-44
8.1 液力偶合器設計分類和設計方法 23-44
8.1.1 液力偶合器設計分類 23-44
8.1.2 液力偶合器常用設計方法 23-44
8.1.3 液力偶合器快速響應變型設計 23-45
8.2 液力偶合器葉輪工作腔相似設計與計算 23-45
8.2.1 液力偶合器相似設計方法 23-45
8.2.2 液力偶合器葉輪工作腔相似設計計算步驟 23-46
8.2.3 液力偶合器設計所需的原始設計參數 23-46
8.2.4 部分液力偶合器工作腔循環圓幾何參數及特性 23-46
8.3 液力偶合器工作腔液力設計與計算 23-50
8.3.1 液力偶合器工作腔液力設計與設計要求 23-50
8.3.2 液力偶合器工作腔的液力計算方法 23-50
8.4 液力偶合器軸向力估算及降壓軸向力的措施 23-51
8.4.1 軸向力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23-51
8.4.2 軸向力計算 23-51
8.4.3 軸向力計算實例 23-52
8.4.4 降低軸向力的措施 23-52
8.5 油路系統 23-52
9 液力偶合器選型與應用 23-54
9.1 液力偶合器運行特點 23-54
9.2 液力偶合器功率圖譜 23-56
9.3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選型與應用 23-56
9.3.1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與電動機的匹配原則 23-56
9.3.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選型計算實例 23-56
9.4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選型與應用 23-57
9.4.1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的使用特點 23-57
9.4.2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選型原則 23-58
9.4.3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選型方法 23-58
9.4.4 冷卻器的計算 23-58
9.4.5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選型實例 23-59
10 液力偶合器典型產品及規格 23-60
10.1 液力偶合器的適用范圍 23-60
10.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產品與規格 23-61
10.3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的產品與規格 23-68
10.3.1 進口調節式調速型液力偶合器 23-68
10.3.2 出口調節式調速型液力偶合器 23-69
10.4 液力偶合器傳動裝置的產品與規格 23-74
第3章 液力變矩器
1 液力變矩器的工作原理 23-79
1.1 基本工作原理 23-79
1.2 轉矩變化規律 23-79
2 液力變矩器的特性 23-80
2.1 特性參數 23-80
2.2 特性曲線 23-82
2.3 外特性曲線 23-82
2.4 原始特性曲線 23-83
2.5 全特性曲線 23-83
3 液力變矩器的分類、性能和特點 23-83
3.1 單相液力變矩器 23-85
3.1.1 單相單級液力變矩器 23-85
3.1.2 單相多級液力變矩器 23-86
3.1.3 反轉液力變矩器 23-86
3.2 多相液力變矩器 23-86
3.2.1 二相單級液力變矩器 23-86
3.2.2 三相單級液力變矩器 23-87
3.2.3 閉鎖液力變矩器 23-88
3.3 可調液力變矩器 23-88
3.3.1 調節葉片轉角的可調液力變矩器 23-88
3.3.2 調節離合器滑差的可調液力變矩器 23-89
3.3.3 調節排油閥開度的可調液力變矩器 23-89
3.3.4 調節環形閘板開度的可調液力變矩器 23-89
4 液力變矩器的結構和輔助系統 23-89
4.1 液力變矩器的結構 23-89
4.1.1 單相單級液力變矩器 23-90
4.1.2 二相單級液力變矩器 23-91
4.1.3 閉鎖液力變矩器 23-91
4.1.4 導輪葉片可轉動的可調液力變矩器 23-91
4.2 液力變矩器的輔助系統 23-92
4.2.1 液力變矩器的輔助系統及其功能 23-92
4.2.2 液力變矩器輔助系統的輔件參數 23-93
4.2.3 液力變矩器的壓力補償 23-95
4.2.4 液力變矩器的冷卻循環流量和散熱面積 23-96
5 液力變矩器的設計 23-97
5.1 相似設計方法 23-97
5.2 統計經驗設計方法 23-99
5.2.1 葉片參數對變矩器性能的 影響 23-99
5.2.2 尺寸和工藝因素對變矩器性能的影響 23-100
5.3 基于一維束流理論的設計方法 23-100
5.4 基于CFD/CAD的現代設計方法步驟 23-112
6 液力變矩器的選型 23-113
6.1 液力變矩器的型式和參數選擇 23-113
6.1.1 汽車及以運輸為主的各類車輛 23-113
6.1.2 工程機械及以作業為主的各類機械 23-114
6.1.3 內燃機車類軌道車輛 23-114
6.1.4 恒載荷調速的設備 23-114
6.2 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機的共同工作 23-114
6.2.1 輸入功率 23-114
6.2.2 泵輪特性曲線族和渦輪特性曲線族 23-115
6.2.3 液力變矩器有效直徑和公稱力矩選擇 23-116
6.2.4 液力變矩器和動力機共同工作的輸入特性曲線和輸出特性曲線 23-116
6.3 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機的匹配 23-116
6.3.1 汽車液力變矩器與內燃機的匹配 23-116
6.3.2 工程機械液力變矩器與內燃機的匹配 23-118
6.4 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機匹配的優化 23-1197 液力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120
7.1 單相單級液力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120
7.1.1 單相單級向心渦輪液力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120
7.1.2 單相單級軸流渦輪和離心渦輪液力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152
7.2 多項單級和閉鎖液力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154
7.3 可調液力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164
7.4 液力傳動裝置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167
第4章 液力機械變矩器 1 液力機械變矩器的原理 23-190
2 液力機械變矩器的分類 23-190
2.1 功率內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23-190
2.1.1 導輪反轉內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23-190
2.1.2 多渦輪內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23-191
2.2 功率外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23-192
2.2.1 外分流傳動方案 23-192
2.2.2 基本方程 23-193
2.2.3 用于特定變矩器的方程 23-196
2.2.4 分流傳動的特性計算方法 23-198
2.2.5 外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的方案匯總 23-201
3 液力機械變矩器的應用 23-204
3.1 內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的應用 23-204
3.1.1 導輪反轉內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23-204
3.1.2 雙渦輪內分流液力變矩器 23-205
3.2 外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的應用 23-206
3.2.1 分流差速液力機械變矩器的應用 23-206
3.2.2 匯流差速液力機械變矩器的應用 23-209
3.2.3 功率外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的特殊應用 23-209
3.3 液力機械傳動裝置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210
3.3.1 雙渦輪液力機械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210
3.3.2 導輪反轉液力機械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219
3.3.3 功率外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的產品型號與規格 23-220
3.3.4 液力機械傳動裝置產品 23-222
第5章 液黏傳動 1 液黏傳動的基本原理 23-226
1.1 硅油風扇離合器 23-226
1.1.1 采用風扇離合器的目的 23-226
1.1.2 硅油風扇離合器的結構 23-226
1.1.3 硅油風扇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23-226
1.1.4 故障應急措施 23-227
1.2 液黏調速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23-227
1.3 液黏傳動的特點 23-228
2 液黏傳動及其分類 23-228
3 液黏傳動型式和基本參數 23-228
3.1 液黏傳動元件結構型式 23-228
3.2 液黏傳動的基本參數 23-228
4 液黏傳動的工作液體 23-229
5 液黏調速離合器 23-230
5.1 集成式液黏調速離合器 23-230
5.2 分離式液黏調速離合器 23-231
5.2.1 主機的結構 23-231
5.2.2 液體黏性調速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23-234
5.2.3 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 23-235
5.2.4 液壓系統的結構 23-236
5.3 液黏調速離合器的特性 23-237
5.3.1 摩擦特性 23-238
5.3.2 效率特性 23-238
5.3.3 損失功率特性 23-238
5.3.4 調速特性 23-239
5.3.5 調速工況的力矩計算 23-240
5.4 液黏傳動的摩擦副 23-241
5.5 液黏調速離合器的性能特點及應用節能 23-243
5.5.1 液黏調速離合器的性能特點 23-243
5.5.2 液黏調速離合器的應用與節能 23-243
5.6 液黏調速離合器常見故障與排除方法 23-244
5.7 國外液黏調速離合器的轉速調控系統 23-244
第6章 液力傳動試驗 1 外特性試驗 23-248
1.1 液力偶合器外特性試驗 23-248
1.1.1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試驗 23-249
1.1.2 調速型液力偶合器試驗 23-250
1.2 液力變矩器外特性試驗 23-252
2 內特性試驗 23-255
2.1 流場可視化實驗 23-255
2.2 接觸性內特性試驗 23-255
2.3 非接觸性內特性試驗 23-256
2.3.1 激光多普勒測速法(LDA) 23-256
2.3.2 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 23-256
參考文獻 23-261

 
  網友評論 歡迎您對圖書進行評論,表明您對此圖書的感覺。

 聯系我們  常見問題  關于本站  購物指南  其它說明

 我們的工作時間

 運輸說明

 投訴建議

 配送問題

 圖書銷售和售后服務

 付款方式

 保密安全

 交易條款

 購物流程

 適用法律和版權聲明

 支付方式

 常見問題

 售后服務

 VIP特惠

 設為首頁

 聯系我們

 積分獎勵

 集團采購

 送貨方式及費率

 加入收藏


合作伙伴
中國鍛壓協會  中國鍛壓網  金屬成形展覽會  會議中心  《鍛造與沖壓》雜志  《鈑金與制作》雜志  專家中心  維德視頻網  鍛造網上展覽會  沖壓鈑金網上展覽會  鈑金與制作網上展覽會  
今日新增訂單數:0 今日新加圖書數:0 今日訪問:1649 訪問總數:6954622
京ICP備10006204號 客戶服務中心信箱:wanghuihui@chinaforge.org.cn    客戶服務中心電話:010 53056669 QQ:542218237   
公司目前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清路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博雅C座10層    102206   頁面執行時間203.125 毫秒
Copyright © 鍛壓書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光山县| 文登市| 巴南区| 哈尔滨市| 鄂伦春自治旗| 冀州市| 建始县| 文水县| 阿拉善盟| 景德镇市| 金华市| 临西县| 合作市| 油尖旺区| 新闻| 长治市| 定结县| 华蓥市| 胶州市| 武清区| 凤翔县| 尖扎县| 宁武县| 时尚| 五台县| 宝丰县| 漾濞| 安国市| 睢宁县| 佛山市| 自治县| 大安市| 利辛县| 诸暨市| 保定市| 夹江县| 东阿县| 扬州市| 内江市|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