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場價:199元
|
會員價:169.1元
|
VIP 價:164元
|
|
|
機械設計手冊 第6版 第3卷 |
【評分星級】
共有0位網友參與打分 |
【作 者】聞邦椿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
【I S B N】978-7-111-58343-1 |
|
【裝 幀】平裝 |
【圖書狀態】
上架
|
【所屬類別】
工具書 >> 手冊
|
|
|
|
內容簡介
本版手冊是在前5版手冊的基礎上吸收并總結了國內外機械工程設計領域中的新標準、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新技術、新產品、新設計理論與方法,并配合我國創新驅動戰略的需求撰寫而成的。本版手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常規設計、機電一體化設計、機電系統控制、現代設計與創新設計方法及其應用等內容,具有體系新穎、內容現代、凸顯創新、系統全面、信息量大、實用可靠及簡明便查等特點。 本版手冊分為7卷55篇,內容有:機械設計基礎資料、機械零部件設計(連接、緊固與傳動)、機械零部件設計(軸系、支承與其他)、流體傳動與控制、機電一體化與控制技術、現代設計與創新設計等。 本卷為第3卷,主要內容有: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聯軸器、離合器與制動器,彈簧,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機架、箱體與導軌,潤滑,密封等。 本版手冊可供從事機械設計、制造、維修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工具書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的相關專業師生使用和參考。
|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2篇 軸 第1章 概 述 1 軸的分類 12-3 2 軸的設計特點和步驟 12-3 3 軸的常用材料 12-3 第2章 軸的結構設計 1 軸上零件的布置 12-6 2 軸上零件的定位與固定 12-7 2.1 軸上零件的軸向定位與固定 12-7 2.2 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與固定 12-9 3 提高軸疲勞強度的結構措施 12-10 4 軸伸和軸頸的結構尺寸 12-11 4.1 圓柱形軸伸結構尺寸 12-11 4.2 圓錐形軸伸結構尺寸 12-12 4.3 滑動軸承的軸頸和軸端潤滑油孔 12-15 4.4 旋轉電動機軸伸的結構尺寸 12-16 5 軸的結構工藝性 12-18 6 軸的零件圖 12-19 第3章 軸的強度計算 1 按轉矩估算軸徑 12-22 2 按當量彎矩近似計算軸的強度 12-22 3 軸安全系數的精確校核計算 12-24 3.1 軸的疲勞強度安全系數校核 12-24 3.2 軸的靜強度安全系數校核 12-27 4 軸的強度計算實例 12-32 第4章 軸的剛度校核 1 軸的彎曲剛度校核 12-36 1.1 能量法 12-36 1.2 當量直徑法 12-38 2 軸的扭轉剛度校核 12-39 3 軸的剛度計算實例 12-40 第5章 軸的臨界轉速 1 不帶圓盤的均質軸的臨界轉速 12-43 2 帶圓盤的軸的臨界轉速 12-44 3 光軸的一階臨界轉速計算 12-44 4 軸的臨界轉速計算示例 12-46 第6章 鋼絲軟軸 1 軟軸的結構型式和規格 12-48 1.1 鋼絲軟軸的結構與規格 12-49 1.2 軟管的結構與規格 12-49 1.3 軟軸的接頭及連接 12-51 1.4 軟管的接頭及連接 12-51 1.5 防逆轉裝置 12-52 2 軟軸的選擇和使用 12-53 2.1 軟軸的選擇 12-53 2.2 軟軸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2-53 第7章 低速曲軸 1 曲軸的結構設計 12-54 1.1 曲軸的設計要求 12-54 1.2 曲軸的結構 12-54 1.3 提高曲軸強度的工藝措施 12-56 2 曲軸的受力分析與計算 12-56 2.1 曲軸的受力分析 12-56 2.2 曲軸應力集中系數的計算 12-57 2.3 曲軸的強度計算 12-58 2.3.1 曲軸的靜強度計算 12-58 2.3.2 曲軸的疲勞強度計算 12-59 參考文獻 12-60 第13篇 滑動軸承 第1章 概 述 1 滑動軸承的類型 13-3 1.1 滑動軸承的分類 13-3 1.2 各類軸承的性能比較 13-3 1.3 滑動軸承類型的選擇 13-4 2 滑動軸承的基本型式 13-5 2.1 徑向滑動軸承的基本型式 13-5 2.2 止推滑動軸承的基本型式 13-5 2.3 徑向止推滑動軸承的主要型式 13-6 3 常用軸瓦材料及其性能 13-6 3.1 軸瓦材料應具備的性能 13-6 3.2 軸瓦材料的分類 13-7 3.3 常用軸瓦材料 13-7 3.3.1 金屬軸瓦材料 13-7 3.3.2 含油軸承軸瓦材料 13-9 3.3.3 非金屬軸瓦材料 13-9 3.4 各種軸瓦材料的性能比較 13-11 3.5 軸瓦表面涂層及其材料 13-12 3.6 對軸頸表面硬度的要求 13-12 4 滑動軸承的潤滑 13-12 4.1 潤滑劑的選擇 13-12 4.2 潤滑油黏度的選擇 13-12 4.3 潤滑脂的選擇 13-13 4.4 滑動軸承的潤滑方法 13-13 4.4.1 用油潤滑的潤滑方法 13-13 4.4.2 用脂潤滑的潤滑方法 13-13 4.4.3 用固體潤滑的潤滑方法 13-13 5 滑動軸承的結構要素 13-14 5.1 油槽 13-14 5.1.1 一般滑動軸承油槽的布置型式 13-14 5.1.2 潤滑槽的型式 13-14 5.2 軸套與軸瓦的固定 13-15 5.2.1 軸套的固定 13-15 5.2.2 薄壁軸瓦的固定 13-15 6 滑動軸承的速度與載荷 13-16 6.1 徑向軸承 13-16 6.1.1 速度 13-16 6.1.2 載荷 13-16 6.2 止推軸承 13-16 6.2.1 速度 13-16 6.2.2 載荷 13-17 6.3 徑向止推軸承 13-17 7 滑動軸承設計資料 13-17 第2章 無潤滑滑動軸承 1 無潤滑軸承的結構和材料 13-18 1.1 軸瓦材料 13-18 1.1.1 陶瓷 13-18 1.1.2 炭石墨 13-18 1.1.3 聚合物 13-18 1.2 軸瓦結構 13-20 1.3 軸瓦安裝 13-20 2 參數的選擇 13-21 2.1 寬徑比B 與直徑比D 13-21 2.1.1 寬徑比B 13-21 2.1.2 直徑比D 13-21 2.2 軸承間隙 13-21 2.2.1 聚合物軸承的間隙 13-21 2.2.2 炭石墨軸承的間隙 13-21 2.3 軸瓦壁厚 13-22 2.4 軸頸表面粗糙度 13-22 3 性能計算 13-22 3.1 磨損量計算 13-22 3.2 p-v曲線 13-22 第3章 固體潤滑滑動軸承 1 覆膜軸承 13-24 1.1 SF-1軸承 13-24 1.2 聚四氟乙烯覆膜軸承 13-24 2 燒結軸承 13-25 3 浸漬復合軸承 13-25 4 鑲嵌軸承 13-26 4.1 鑲嵌軸套 13-26 4.2 鑲嵌軸瓦 13-27 第4章 含油軸承 1 粉末冶金含油軸承 13-28 1.1 參數選擇 13-28 1.2 潤滑與潤滑油 13-29 1.3 許用載荷 13-30 1.4 標準燒結軸套 13-30 2 鑄銅合金含油軸承 13-31 3 成長鑄鐵含油軸承 13-31 4 聚合物含油軸承 13-32 4.1 聚合物含油軸承的特性 13-32 4.2 酚醛含油軸承 13-33 5 青銅石墨含油軸承 13-33 第5章 普通滑動軸承 1 軸承的性能 13-35 2 主要參數選取 13-35 2.1 軸承相對間隙 13-35 2.2 表面粗糙度 13-35 2.3 軸瓦寬度 13-35 3 適宜的工況參數 13-35 4 潤滑劑及其黏度的選擇 13-36 5 標準軸套與軸瓦 13-36 5.1 整體銅合金軸套 13-36 5.2 卷制軸套 13-38 5.2.1 卷制軸套的型式與尺寸 13-38 5.2.2 卷制軸套用潤滑孔、潤滑槽和油穴 13-40 5.2.3 標記 13-41 5.3 軸瓦 13-41 5.3.1 無法蘭薄壁軸瓦 13-41 5.3.2 有法蘭薄壁軸瓦 13-42 5.4 熱固性塑料軸套 13-43 5.5 止推軸瓦 13-44 5.5.1 止推墊圈 13-44 5.5.2 熱固性塑料止推軸瓦 13-45 第6章 液體動壓徑向滑動軸承 1 壓力供油徑向圓形軸承 13-47 1.1 供油裝置 13-47 1.2 穩態條件下的性能計算 13-48 1.2.1 承載能力 13-48 1.2.2 流量 13-49 1.2.3 摩擦功耗 13-52 1.2.4 潤滑油溫度 13-53 1.2.5 偏位角 13-54 1.3 動態特性 13-54 1.4 參數選擇 13-56 1.5 制造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確定 13-57 1.6 計算示例 13-57 2 多楔徑向軸承 13-60 2.1 幾何參數 13-60 2.2 參數選擇 13-61 2.3 多楔徑向軸承的性能計算 13-61 2.3.1 迭代法 13-61 2.3.2 近似算法 13-61 2.4 橢圓軸承的性能計算 13-63 2.4.1 穩態性能計算 13-64 2.4.2 穩定性計算 13-65 3 可傾瓦徑向軸承 13-67 3.1 半徑間隙 13-67 3.2 油膜厚度 13-68 3.3 支承點位置 13-68 3.4 幾何尺寸 13-68 3.5 性能計算 13-68 第7章 液體動壓止推潤滑軸承 1 潤滑方式與潤滑油溫度 13-71 2 參數選擇 13-71 3 平面瓦止推軸承 13-72 4 斜-平面瓦止推軸承 13-72 4.1 幾何尺寸選取 13-72 4.2 性能計算 13-73 5 階梯面瓦止推軸承 13-76 6 可傾瓦止推軸承 13-76 6.1 瓦塊尺寸的選取 13-77 6.2 性能計算 13-77 第8章 液體靜壓軸承 1 設計基礎 13-80 1.1 潤滑系統 13-80 1.2 節流器及其流量 13-80 1.3 油墊結構及其流量 13-82 1.4 油墊的性能計算 13-83 1.4.1 承載能力 13-83 1.4.2 油膜剛度 13-83 1.4.3 功耗 13-84 1.4.4 溫升 13-84 1.5 參數選擇 13-84 2 止推軸承 13-85 2.1 單向止推軸承 13-85 2.2 雙向止推軸承 13-89 3 徑向軸承 13-92 3.1 參數選取 13-92 3.2 層流判據 13-92 3.3 墊式徑向軸承 13-93 3.3.1 設計狀態下的性能 13-93 3.3.2 性能計算 13-93 3.4 腔式徑向軸承 13-93 3.4.1 參數選取 13-95 3.4.2 承載能力 13-95 3.4.3 剛度 13-96 3.4.4 流量 13-96 3.4.5 計算值的修正 13-96 4 徑向止推軸承 13-97 4.1 H形軸承 13-97 4.1.1 性能計算 13-97 4.1.2 參數選取 13-99 4.2 錐形軸承 13-100 4.2.1 參數選取 13-100 4.2.2 性能計算 13-100 4.3 球形軸承 13-101 5 動靜壓混合軸承 13-104 5.1 靜壓升舉軸承 13-104 5.2 小油腔腔式動靜壓徑向軸承 13-104 5.3 無腔動靜壓徑向軸承 13-106 5.3.1 純靜壓承載能力 13-107 5.3.2 動靜壓混合承載能力 13-107 5.3.3 參數選擇 13-107 5.4 階梯腔動靜壓徑向軸承 13-107 第9章 氣體潤滑軸承 1 氣體靜壓軸承 13-111 1.1 常用節流器型式 13-111 1.2 氣體靜壓徑向軸承 13-111 1.2.1 孔式節流型徑向軸承 13-111 1.2.2 縫式節流型徑向軸承 13-114 1.3 氣體靜壓止推軸承 13-116 1.3.1 孔式節流型止推軸承 13-116 1.3.2 縫式節流止推軸承 13-117 1.3.3 徑向排氣型止推軸承 13-120 1.3.4 雙向止推軸承 13-120 1.4 氣體靜壓軸承的穩定性 13-120 2 氣體動壓軸承 13-121 2.1 氣體動壓徑向軸承 13-121 2.1.1 螺旋槽型徑向軸承 13-121 2.1.2 可傾瓦塊徑向軸承的設計 13-121 2.2 氣體動壓止推軸承 13-123 3 氣體動靜壓混合軸承 13-125 3.1 表面節流型軸承 13-125 3.2 孔-腔二次節流型徑向軸承 13-126 4 氣體軸承材料與精度 13-126 4.1 氣體軸承材料 13-126 4.2 氣體軸承的精度 13-127 第10章 其他軸承 1 箔軸承 13-128 1.1 拉伸型箔軸承 13-128 1.2 彎曲型箔軸承 13-129 1.2.1 徑向波箔軸承 13-130 1.2.2 止推波箔軸承 13-131 1.3 懸臂型箔軸承 13-133 2 靜電軸承 13-134 2.1 無源型靜電軸承 13-135 2.1.1 靜電平面止推軸承 13-135 2.1.2 圓柱和圓錐形靜電軸承 13-136 2.1.3 球形靜電軸承 13-136 2.2 有源型靜電軸承 13-137 2.3 靜電軸承的設計步驟 13-138 3 磁力軸承 13-139 3.1 分類與應用 13-139 3.2 無源型磁力軸承 13-141 3.2.1 永磁式磁力軸承 13-141 3.2.2 激勵式磁力軸承 13-142 3.3 有源型磁力軸承 13-145 3.4 磁力軸承材料 13-147 4 寶石支承 13-148 4.1 結構 13-149 4.2 設計與計算 13-150 4.3 尺寸規格 13-151 第11章 滑動軸承的支承結構 1 軸的支承方式 13-155 1.1 兩支點每個單軸向限位結構 13-155 1.2 一支點軸向固定、一支點游動結構 13-156 1.3 兩支點游動結構 13-156 2 軸承間隙的調整 13-157 2.1 徑向間隙的調整 13-157 2.2 軸向間隙的調整 13-157 第12章 滑動軸承座 1 整體有襯正滑動軸承座 13-158 2 對開式二螺柱正滑動軸承座 13-158 3 對開式四螺柱正滑動軸承座 13-159 4 對開式四螺柱斜滑動軸承座 13-159 參考文獻 13-161 第14篇 滾動軸承 第1章 滾動軸承的分類、結構與代號 1 通用軸承的分類、結構與代號 14-3 1.1 通用軸承的分類 14-3 1.2 通用軸承的代號與結構 14-4 1.2.1 基本代號的組成 14-4 1.2.2 基本結構與基本代號 14-5 1.2.3 前置代號與后置代號 14-11 1.2.4 通用軸承代號匯總 14-17 1.2.5 軸承代號的編排規則 14-19 1.2.6 非標準軸承的代號 14-19 1.3 帶座外球面球軸承的分類、結構與代號 14-21 1.3.1 帶座外球面球軸承的分類 14-21 1.3.2 帶座外球面球軸承的代號 14-21 1.3.3 帶座外球面球軸承的結構 14-22 1.4 組合軸承的分類、結構與代號 14-26 1.4.1 滾針和角接觸球組合軸承 14-26 1.4.2 滾針和推力球組合軸承 14-26 1.4.3 滾針和推力圓柱滾子組合軸承 14-26 1.4.4 滾針和雙向推力圓柱滾子組合軸承 14-27 2 專用軸承的分類、結構與代號 14-27 2.1 機床軸承 14-27 2.2 汽車軸承 14-28 2.3 磁電動機軸承 14-31 2.4 內燃機水泵軸承 14-31 2.5 鐵路軸承 14-32 2.6 軋機軸承 14-32 2.7 回轉支承 14-33 3 關節軸承的分類、結構與代號 14-34 3.1 關節軸承的分類 14-34 3.2 關節軸承代號 14-35 3.3 關節軸承的結構 14-35 4 直線運動滾動支承的分類、結構與代號 14-38 4.1 直線運動滾動支承的分類 14-38 4.2 直線運動滾動支承代號 14-38 4.3 直線運動滾動支承的結構 14-40 第2章 滾動軸承的特性與選用 1 常用滾動軸承的特性 14-42 2 滾動軸承的選用 14-55 2.1 滾動軸承的類型選擇 14-55 2.1.1 有效空間 14-55 2.1.2 承載能力 14-55 2.1.3 速度特性 14-56 2.1.4 摩擦特性 14-57 2.1.5 調心性 14-57 2.1.6 運轉精度 14-57 2.1.7 振動噪聲特性 14-58 2.1.8 工作性能比較 14-58 2.2 滾動軸承的尺寸選擇 14-59 2.2.1 按額定動載荷選擇軸承尺寸 14-59 2.2.2 按額定靜載荷選擇軸承尺寸 14-60 2.3 滾動軸承的公差等級選擇 14-60 2.4 滾動軸承的游隙選擇 14-60 第3章 滾動軸承計算 1 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 14-68 2 通用軸承計算 14-68 2.1 基本額定壽命 14-68 2.2 基本額定載荷 14-68 2.2.1 基本額定動載荷 14-68 2.2.2 基本額定靜載荷 14-70 2.3 當量載荷 14-71 2.3.1 當量動載荷 14-71 2.3.2 當量靜載荷 14-73 2.3.3 角接觸軸承的載荷計算 14-74 2.3.4 靜不定支承的載荷計算 14-75 2.4 通用軸承的壽命計算 14-75 2.4.1 額定壽命計算 14-75 2.4.2 修正額定壽命計算 14-76 2.5 通用軸承的額定靜載荷校核計算 14-76 3 關節軸承計算 14-77 3.1 關節軸承的符號與術語 14-77 3.2 關節軸承的額定載荷 14-77 3.3 關節軸承的壽命計算 14-78 3.3.1 初潤滑壽命計算 14-78 3.3.2 重潤滑壽命計算 14-78 3.3.3 分段載荷下的壽命計算 14-78 3.4 關節軸承的工作能力計算 14-78 4 直線運動滾動支承計算 14-79 4.1 直線運動系統的載荷 14-79 4.2 直線運動滾動支承的承載能力 14-82 4.2.1 當量載荷計算 14-82 4.2.2 壽命計算 14-82 4.2.3 靜載荷計算 14-83 第4章 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1 軸承配置 14-84 1.1 背對背排列 14-84 1.2 面對面排列 14-84 1.3 串聯排列 14-84 2 支承結構的基本形式 14-84 2.1 兩端固定支承 14-84 2.2 固定-游動支承 14-85 2.3 兩端游動支承 14-85 3 軸向緊固 14-87 3.1 軸向定位 14-87 3.2 軸向固定 14-88 3.3 軸向緊固裝置 14-88 4 滾動軸承的配合 14-90 4.1 軸孔公差帶及其與軸承的配合 14-90 4.2 軸承配合選擇的基本原則 14-90 4.2.1 配合種類的選擇 14-90 4.2.2 公差等級的選擇 14-90 4.2.3 公差帶的選擇 14-91 4.2.4 外殼結構形式的選擇 14-92 4.3 配合面的幾何公差 14-92 4.4 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14-93 5 軸承的預緊 14-94 5.1 定位預緊 14-94 5.2 定壓預緊 14-94 5.3 徑向預緊 14-95 6 軸承的密封 14-95 6.1 非接觸式密封 14-95 6.2 接觸式密封 14-96 7 軸承的潤滑 14-97 7.1 潤滑的作用 14-97 7.2 潤滑劑的選擇 14-97 7.3 潤滑劑的種類 14-98 7.3.1 潤滑脂 14-98 7.3.2 潤滑油 14-98 8 軸承的安裝與拆卸 14-98 8.1 圓柱孔軸承的安裝 14-98 8.2 圓錐孔軸承的安裝 14-98 8.3 角接觸軸承的安裝 14-99 8.4 推力軸承的安裝 14-99 8.5 滾動軸承的拆卸 14-99 8.5.1 不可分離型軸承的拆卸 14-99 8.5.2 分離型軸承的拆卸 14-99 9 滾動軸承組合典型結構 14-99 第5章 滾動軸承支承設計實例 1 立柱式旋臂起重機支承設計 14-103 1.1 軸承組合設計 14-103 1.2 壽命計算 14-103 1.3 配合與安裝 14-104 1.4 潤滑與密封 14-104 2 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支承設計 14-104 2.1 軸承組合設計 14-104 2.2 壽命計算 14-104 2.3 配合與安裝 14-105 2.4 潤滑與密封 14-106 第6章 常用滾動軸承的基本尺寸與數據 1 深溝球軸承 14-107 2 調心球軸承 14-126 3 角接觸球軸承 14-135 4 圓柱滾子軸承 14-147 5 調心滾子軸承 14-166 6 圓錐滾子軸承 14-180 7 推力球軸承 14-197 8 推力滾子軸承 14-201 9 滾針軸承 14-205 10 滾輪軸承 14-221 11 帶座外球面球軸承 14-225 12 滾動軸承附件及滾動軸承座 14-253 12.1 滾動軸承附件 14-253 12.1.1 緊定套 14-253 12.1.2 緊定襯套 14-258 12.1.3 退卸襯套 14-263 12.1.4 鎖緊螺母 14-270 12.1.5 鎖緊墊圈 14-272 12.1.6 鎖緊卡 14-274 12.1.7 止推環 14-275 12.2 滾動軸承座 14-276 12.2.1 二螺柱滾動軸承座 14-276 12.2.2 四螺柱滾動軸承座 14-280 13 回轉支承 14-281 13.1 單排四點接觸球式回轉支承(01系列) 14-281 13.2 三排滾柱式回轉支承(B系列) 14-28414 關節軸承 14-286 14.1 向心關節軸承 14-286 14.2 角接觸關節軸承 14-290 14.3 推力關節軸承 14-291 14.4 桿端關節軸承 14-291 14.5 自潤滑桿端關節軸承 14-294 14.6 自潤滑球頭桿端關節軸承 14-296 14.7 關節軸承的安裝尺寸 14-298 15 直線運動滾動支承 14-300 15.1 直線運動球軸承 14-300 15.2 直線運動滾子軸承 14-301 15.3 滾動直線導軌副 14-303 15.4 滾動花鍵副 14-305 15.5 滾動直線導軌副 14-307 15.6 滾動直線導軌副安裝連接尺寸 14-309 15.7 滾動直線導軌副的精度 14-309 附 錄 A 國外著名軸承公司通用軸承代號 14-313 A.1 FAG(德國FAG公司) 14-313 A.2 NSK(日本精工株式會社) 14-314 A.3 SKF(瑞典斯凱孚公司) 14-315 A.4 SNFA(法國森法公司) 14-316 A.5 TIMKEN(美國鐵姆肯公司)圓錐滾子軸承代號 14-316 A.5.1 分類明細表 14-316 A.5.2 新國際標準(ISO)355米制軸承代號 14-316 A.5.3 AFBMA寸制軸承代號 14-317 A.5.4 后綴代號 14-317 B 國內外通用軸承代號對照 14-318 B.1 國內外軸承公差等級對照 14-318 B.2 國內外軸承游隙對照 14-318 C 國內外鋼球公差等級對照 14-319 D 國內外常用軸承鋼材牌號對照 14-320 E 國內外常用軸承油品牌號對照 14-321 F 各國滾動軸承代號對照 14-323 參考文獻 14-332 第15篇 聯軸器、離合器與制動器 第1章 聯 軸 器 1 常用聯軸器的類型、性能、特點及應用 15-3 2 聯軸器的選擇 15-7 2.1 聯軸器類型的選擇 15-7 2.2 聯軸器的型號選擇 15-7 3 聯軸器的軸孔型式與鍵槽型式及尺寸 15-9 3.1 聯軸器的軸孔型式及其代號 15-9 3.2 聯軸器軸孔的鍵槽型式及其代號 15-9 3.3 聯軸器的軸孔與軸伸的配合 15-11 3.4 聯軸器軸孔和鍵槽的標記 15-12 4 固定式剛性聯軸器 15-12 4.1 套筒聯軸器 15-12 4.1.1 非花鍵套筒聯軸器 15-12 4.1.2 花鍵套筒聯軸器 15-13 4.2 凸緣聯軸器 15-14 4.3 夾殼聯軸器 15-16 4.4 緊箍夾殼聯軸器 15-17 5 可移式剛性聯軸器 15-17 5.1 滑塊聯軸器 15-17 5.2 齒式聯軸器 15-19 5.2.1 GⅠCL、GⅠCLZ型鼓形齒式聯軸器 15-20 5.2.2 GⅡCL、GⅡCLZ型鼓形齒式聯軸器 15-24 5.2.3 TGL鼓形齒式聯軸器 15-28 5.2.4 GCLD型鼓形齒式聯軸器 15-29 5.3 滾子鏈聯軸器 15-31 6 萬向聯軸器 15-32 6.1 十字軸式萬向聯軸器 15-32 6.1.1 WS型和WSD型十字軸式萬向 聯軸器 15-32 6.1.2 SWC型整體叉頭十字軸式萬向聯軸器 15-34 6.1.3 SWP型和SWP型(G型)剖分軸承座十字軸式萬向聯軸器 15-39 6.2 球鉸式萬向聯軸器 15-42 6.3 球籠式同步萬向聯軸器 15-44 7 彈性聯軸器 15-47 7.1 彈性阻尼簧片聯軸器 15-47 7.2 蛇形彈簧聯軸器 15-53 7.2.1 JS型罩殼徑向安裝型(基本型)聯軸器 15-53 7.2.2 JSB型罩殼徑向安裝型聯軸器 15-54 7.2.3 JSS型雙法蘭連接型聯軸器 15-55 7.2.4 JSD型單法蘭連接型聯軸器 15-57 7.2.5 JSJ型接中間軸型聯軸器 15-58 7.2.6 JSG型高速型聯軸器 15-60 7.2.7 JSZ型帶制動輪型聯軸器 15-61 7.2.8 JSP型帶制動盤型聯軸器 15-62 7.2.9 JSA型安全型聯軸器 15-63 7.3 膜片聯軸器 15-63 7.3.1 JMⅠ型、JMⅠJ型膜片聯軸器 15-64 7.3.2 JMⅡ型、JMⅡJ型膜片聯軸器 15-66 7.4 撓性桿聯軸器 15-71 7.4.1 撓性桿聯軸器的結構 15-71 7.4.2 撓性桿聯軸器的計算 15-71 7.4.3 撓性桿聯軸器的型式、基本參數和主要尺寸 15-71 7.5 小型彈性聯軸器 15-75 7.5.1 彈性管聯軸器 15-75 7.5.2 波紋管聯軸器 15-76 7.5.3 薄膜聯軸器 15-76 7.6 彈性環聯軸器 15-77 7.7 輪胎式聯軸器 15-80 7.8 鞍形塊彈性聯軸器 15-81 7.9 彈性套柱銷聯軸器 15-83 7.9.1 LT型彈性套柱銷聯軸器 15-84 7.9.2 LTZ型帶制動輪彈性套柱銷聯軸器 15-85 7.10 芯型聯軸器 15-86 7.11 彈性柱銷聯軸器 15-88 7.11.1 LX型彈性柱銷聯軸器 15-88 7.11.2 LXZ型帶制動輪彈性柱銷聯軸器 15-89 7.12 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 15-91 7.12.1 LZ型、LZD型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 15-91 7.12.2 LZJ型接中間軸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 15-93 7.12.3 LZZ型帶制動輪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 15-96 7.13 梅花形彈性聯軸器 15-97 7.13.1 LM型、LMD型和LMS型梅花形彈性聯軸器 15-97 7.13.2 LMZ-Ⅰ型、LMZ-Ⅱ型梅花形彈性聯軸器 15-99 7.14 徑向彈性柱銷聯軸器 15-101 7.15 多角形橡膠聯軸器 15-102 7.16 H型彈性塊聯軸器 15-104 7.17 彈性塊聯軸器 15-106 第2章 離 合 器 1 常用離合器的類型、性能、特點與應用 15-108 2 離合器的選用與計算 15-111 2.1 離合器的型式與結構選擇 15-111 2.2 離合器的選用計算 15-112 3 嵌合式離合器 15-112 3.1 牙嵌離合器 15-112 3.1.1 牙嵌離合器的嵌合元件 15-112 3.1.2 牙嵌離合器的材料與許用應力 15-114 3.1.3 牙嵌離合器的計算 15-115 3.1.4 牙嵌離合器的尺寸標注示例 15-116 3.1.5 牙嵌離合器的結構尺寸 15-117 3.2 齒形離合器 15-120 3.2.1 齒形離合器的計算 15-120 3.2.2 齒形離合器的防脫與接合的結構設計 15-120 3.3 轉鍵離合器 15-121 3.3.1 工作原理 15-121 3.3.2 轉鍵離合器的計算 15-122 4 摩擦式離合器 15-122 4.1 摩擦式離合器的相關問題 15-122 4.1.1 摩擦式離合器的型式、特點及應用 15-122 4.1.2 摩擦元件的材料、性能及適用范圍 15-122 4.1.3 摩擦片的型式與特點 15-122 4.1.4 摩擦式離合器的計算 15-127 4.1.5 摩擦式離合器的摩擦功和發熱量計算 15-130 4.1.6 摩擦式離合器的磨損和壽命 15-131 4.1.7 摩擦式離合器的潤滑和冷卻 15-131 4.2 片式離合器 15-132 4.2.1 干式多片離合器 15-132 4.2.2 徑向杠桿式多片離合器 15-132 4.2.3 帶輥子接合機構的雙片離合器 15-133 4.2.4 帶滾動軸承的多片離合器 15-134 4.3 摩擦塊離合器 15-135 4.4 圓錐離合器 15-136 4.5 漲圈離合器 15-137 4.5.1 漲圈離合器的結構 15-137 4.5.2 漲圈摩擦離合器的計算 15-137 4.6 扭簧離合器 15-137 4.6.1 扭簧離合器的結構 15-137 4.6.2 扭簧離合器的計算 15-138 4.7 機械離合器的接合機構 15-138 4.7.1 對接合機構的要求 15-138 4.7.2 接合機構的工作過程 15-139 5 電磁離合器 15-140 5.1 概述 15-140 5.1.1 電磁離合器的動作過程 15-142 5.1.2 電磁離合器的選用計算 15-143 5.2 牙嵌電磁離合器 15-144 5.2.1 DLY0系列牙嵌電磁離合器 15-144 5.2.2 DLY5系列牙嵌電磁離合器 15-145 5.2.3 DLY9系列牙嵌電磁離合器 15-146 5.2.4 DLY6系列牙嵌電磁離合器 15-147 5.3 片式電磁離合器 15-148 5.3.1 DLD1系列干式單片電磁離合器 15-148 5.3.2 DLM0系列有滑環濕式多片電磁離合器 15-149 5.3.3 DLM5系列有滑環濕式多片電磁離合器 15-149 5.3.4 DLM10系列有滑環濕(干)式多片電磁離合器 15-151 5.3.5 DLM2系列有滑環干式多片電磁離合器 15-152 5.3.6 DLM2B型電磁離合器 15-153 5.3.7 DLM3系列無滑環濕式多片電磁離合器 15-154 5.3.8 DLM9系列無滑環濕式多片電磁離合器 15-155 5.3.9 DLK1系列無滑環干式多片電磁離合器 15-156 6 磁粉離合器 15-157 6.1 磁粉離合器的原理及特性 15-157 6.1.1 磁粉離合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5-157 6.1.2 磁粉離合器的工作特性及特點 15-157 6.2 磁粉離合器的選用計算 15-158 6.3 磁粉離合器的基本性能參數 15-159 6.4 磁粉離合器的連接、支承、安裝和尺寸 15-160 6.5 磁粉離合器分類代號 15-160 6.5.1 軸輸入、軸輸出,單側或雙側止口支承式、機座支承式、直角板支承式磁粉離合器 15-160 6.5.2 法蘭盤輸入、空心軸輸出,空心軸(或單止口)支承式磁粉離合器 15-161 6.5.3 法蘭盤輸入、單側或雙側軸輸出,單面止口支承式磁粉離合器 15-162 6.5.4 齒輪(鏈輪、帶輪)輸入、軸輸出,單面止口支承式磁粉離合器 15-162 7 離心離合器 15-163 7.1 離心離合器的特點、型式與應用 15-163 7.2 離心離合器的計算 15-164 7.3 閘塊離合器 15-166 7.3.1 帶螺旋壓縮彈簧閘塊離心離合器 15-166 7.3.2 帶片彈簧閘塊離心離合器 15-167 7.3.3 AMN內張摩擦式安全聯軸器(離合器) 15-167 7.4 鋼球離合器 15-170 7.4.1 AQ型、AQZ型鋼球式離心離合器(節能安全聯軸器) 15-170 7.4.2 AQD型鋼球式離心離合器(節能安全聯軸器) 15-172 7.4.3 AS型鋼砂式離心離合器(聯軸器) 15-173 7.4.4 ASD型鋼砂式離心離合器(聯軸器) 15-174 8 超越離合器 15-175 8.1 概述 15-175 8.1.1 常用超越離合器的類型和性能比較 15-175 8.1.2 超越離合器的計算 15-176 8.2 滾柱離合器 15-178 8.2.1 CY0系列滾柱式超越離合器 15-179 8.2.2 CY1系列滾柱式超越離合器 15-179 8.2.3 CY1B系列滾柱式超越離合器 15-180 8.2.4 CY2系列滾柱式超越離合器 15-181 8.3 楔塊離合器 15-181 8.3.1 CKA系列單向楔塊式超越離合器 15-181 8.3.2 CKB系列無內環單向楔塊式超越離合器 15-182 8.3.3 CKF系列單向楔塊式超越離合器 15-183 8.3.4 CKZ系列(帶軸承型)單向楔塊式超越離合器 15-185 8.3.5 CKS系列雙向楔塊式超越離合器 15-186 9 安全離合器 15-186 9.1 概述 15-186 9.1.1 安全離合器的性能比較 15-186 9.1.2 安全離合器的計算 15-187 9.2 銷式安全離合器 15-189 9.3 牙嵌安全離合器 15-189 9.4 鋼球安全離合器 15-191 9.5 片式安全離合器 15-192 9.5.1 干式離合器 15-192 9.5.2 液壓安全聯軸器(離合器) 15-19410 氣壓離合器和液壓離合器 15-198 10.1 氣壓離合器 15-198 10.1.1 氣壓離合器的特點、型式與應用 15-198 10.1.2 氣壓離合器的計算 15-198 10.1.3 活塞缸氣壓離合器 15-199 10.1.4 隔膜氣壓離合器 15-201 10.1.5 氣胎離合器 15-202 10.2 液壓離合器 15-204 10.2.1 液壓離合器的計算 15-204 10.2.2 活塞缸式液壓牙嵌離合器 15-205 10.2.3 活塞缸式液壓離合器 15-206 第3章 制 動 器 1 制動器的功能、分類、特點與應用 15-207 2 制動器的選擇與設計 15-207 2.1 制動器的類型選擇 15-207 2.2 制動器的設計 15-208 2.3 計算制動轉矩的確定 15-208 2.4 制動器的發熱驗算 15-210 2.5 摩擦材料 15-211 2.5.1 對摩擦材料的基本要求 15-211 2.5.2 摩擦材料的種類 15-212 2.5.3 摩擦副計算用數據 15-213 3 外抱式制動器 15-214 3.1 結構型式 15-214 3.2 外抱式制動器的類型、特點和應用 15-216 3.3 設計計算 15-216 3.4 外抱式制動器的性能參數及主要尺寸 15-220 4 內張式制動器 15-227 4.1 種類與結構型式 15-227 4.2 設計的一般原則 15-229 4.3 各類內張雙蹄式制動器的比較 15-231 4.4 制動器的設計 15-232 4.4.1 內張雙蹄式制動器主要參數選擇 15-232 4.4.2 內張雙蹄式制動器制動轉矩計算 15-232 4.4.3 軟管多蹄式制動器制動轉矩的計算 15-234 4.4.4 摩擦襯片(襯塊)磨損特性的計算 15-234 4.4.5 計算實例 15-234 5 帶式制動器 15-235 5.1 普通型帶式制動器 15-235 5.1.1 結構型式 15-235 5.1.2 設計計算 15-235 5.2 短行程帶式制動器 15-238 5.2.1 結構型式 15-238 5.2.2 設計計算 15-238 6 盤式制動器 15-239 6.1 結構型式 15-239 6.1.1 鉗盤式制動器 15-239 6.1.2 全盤式制動器 15-244 6.1.3 錐盤式制動器 15-244 6.1.4 載荷自制盤式制動器 15-244 6.2 設計計算 15-250 7 其他制動器和輔助裝置 15-251 7.1 磁粉制動器 15-251 7.1.1 結構與工作原理 15-251 7.1.2 分類、代號及標記方法 15-251 7.1.3 主要性能術語 15-251 7.1.4 基本性能參數與主要尺寸 15-252 7.2 電磁渦流制動器 15-253 7.3 摩擦塊磨損間隙的自動補償裝置 15-254 7.3.1 密封圈式 15-254 7.3.2 機械卡環式 15-255 7.3.3 機械可變鉸點式 15-255 7.3.4 機械進給式 15-255 8 制動器的驅動裝置 15-256 8.1 制動電磁鐵 15-256 8.2 電磁液壓推動器 15-256 8.3 電力液壓推動器 15-257 8.3.1 結構型式 15-257 8.3.2 性能參數和尺寸 15-258 8.4 離心推動器 15-259 8.5 滾動螺旋推動器 15-259 8.6 氣力驅動裝置 15-260 8.7 人力操縱機構 15-260 8.7.1 杠桿系操縱機構 15-260 8.7.2 靜液操縱機構 15-260 8.7.3 綜合操縱機構 15-261 9 停止器 15-261 9.1 棘輪停止器 15-261 9.1.1 棘輪齒的強度計算 15-262 9.1.2 棘爪的強度計算 15-263 9.1.3 棘爪軸的強度計算 15-263 9.1.4 棘輪齒形與棘爪端的外形尺寸及畫法 15-263 9.2 滾柱停止器 15-264 9.2.1 結構與工作特點 15-264 9.2.2 設計計算 15-264 9.3 帶式停止器 15-265 參考文獻 15-267 第16篇 彈 簧 第1章 彈簧的基本特性、類型及應用 1 彈簧的基本特性 16-3 1.1 剛度和特性線 16-3 1.2 變形能 16-3 1.3 自振頻率 16-4 1.4 強迫振動時振幅 16-4 2 彈簧的類型、性能及應用 16-5 第2章 圓柱螺旋彈簧 1 圓柱螺旋彈簧的型式、代號及參數系列 16-10 2 彈簧材料、載荷類型及許用應力 16-12 3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設計 16-18 3.1 彈簧結構和載荷-變形圖 16-18 3.2 設計計算與參數選擇 16-19 3.3 彈簧強度校核、穩定性校核與共振驗算 16-33 3.4 組合彈簧的設計計算 16-34 3.5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壓力調整結構 16-34 3.6 設計計算示例 16-35 4 圓柱螺旋拉伸彈簧的設計 16-37 4.1 彈簧結構和載荷-變形圖 16-37 4.2 設計計算與參數選擇 16-37 4.3 彈簧強度校核 16-45 4.3.1 疲勞強度校核 16-45 4.3.2 鉤環強度校核 16-45 4.4 圓柱螺旋拉伸彈簧拉力調整結構 16-45 4.5 設計計算示例 16-46 5 圓柱螺旋扭轉彈簧的設計 16-47 5.1 彈簧結構和載荷-變形圖 16-47 5.2 圓柱螺旋扭轉彈簧基本計算公式 16-47 5.3 彈簧疲勞強度校核 16-48 5.4 設計計算示例 16-49 6 圓柱螺旋彈簧技術要求 16-51 6.1 彈簧特性和尺寸的極限偏差 16-51 6.2 彈簧的熱處理和其他技術要求 16-54 7 矩形截面圓柱螺旋壓縮彈簧 16-54 7.1 矩形截面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計算公式 16-54 7.2 矩形截面圓柱螺旋壓縮彈簧有關參數 的選擇 16-56 第3章 多股螺旋彈簧 1 多股螺旋彈簧的類型、結構及特性 16-57 2 多股螺旋彈簧的材料及許用應力 16-57 3 多股螺旋彈簧的設計計算 16-58 4 多股螺旋彈簧的技術要求 16-58 第4章 非線性特性螺旋彈簧 1 圓錐螺旋壓縮彈簧 16-62 1.1 圓錐螺旋壓縮彈簧的結構及特性線 16-62 1.2 圓錐螺旋壓縮彈簧的設計計算 16-62 2 截錐渦卷螺旋彈簧 16-64 2.1 截錐渦卷螺旋彈簧的特性線 16-64 2.2 截錐渦卷螺旋彈簧的材料及許用應力 16-64 2.3 設計計算 16-64 第5章 碟形彈簧 1 碟形彈簧的結構和尺寸系列 16-66 2 碟形彈簧的設計計算 16-70 2.1 單片碟形彈簧的設計計算 16-70 2.2 組合碟形彈簧的設計計算 16-72 3 碟形彈簧的許用應力和疲勞極限 16-72 4 碟形彈簧的技術要求 16-73 5 設計計算示例 16-74 6 碟形彈簧工作圖 16-76 7 膜片碟簧 16-76 7.1 膜片碟簧的特點及用途 16-76 7.2 膜片碟簧的設計計算 16-77 第6章 開槽碟形彈簧 1 開槽碟形彈簧的特性曲線 16-79 2 開槽碟形彈簧設計參數的選擇 16-79 3 開槽碟形彈簧的設計計算 16-80 3.1 計算載荷 16-80 3.2 變形量 16-80 3.3 計算應力 16-80 3.4 特性曲線 16-80 4 設計計算示例 16-80 第7章 環形彈簧 1 環形彈簧的結構、特點和應用 16-82 2 環形彈簧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16-82 3 環形彈簧的設計計算 16-82 3.1 設計參數選擇 16-82 3.2 基本計算公式 16-83 4 環形彈簧的技術要求 16-84 第8章 板 彈 簧 1 板彈簧的類型與結構 16-85 1.1 板彈簧的類型 16-85 1.2 板彈簧的結構 16-86 1.2.1 彈簧鋼板的截面形狀 16-86 1.2.2 主板端部結構 16-86 1.2.3 副板端部結構 16-87 1.2.4 板彈簧固定結構 16-87 2 板彈簧的材料及許用應力 16-88 2.1 板彈簧的材料 16-88 2.2 板彈簧的許用應力 16-88 3 板彈簧的設計計算 16-89 3.1 單板彈簧的設計計算 16-89 3.2 多板彈簧的設計計算 16-89 3.2.1 多板彈簧主要形狀尺寸參數的選擇 16-89 3.2.2 多板彈簧的展開計算法 16-91 3.2.3 多板彈簧的共同曲率計算法 16-93 3.3 變剛度和變截面板彈簧的設計計算 16-93 3.3.1 變剛度板彈簧的設計計算 16-93 3.3.2 變截面板彈簧的設計計算 16-93 4 板彈簧的技術要求 16-95 第9章 片彈簧和線彈簧 1 片彈簧 16-97 1.1 片彈簧的結構和特點 16-97 1.2 片彈簧的應力集中 16-97 1.3 片彈簧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16-98 1.4 片彈簧的設計計算 16-98 1.5 片彈簧技術要求 16-102 1.6 設計計算示例 16-102 2 線彈簧 16-103 2.1 線彈簧的基本計算公式 16-103 2.2 設計計算示例 16-104 第10章 平面渦卷彈簧 1 平面渦卷彈簧的特點和類型 16-105 2 平面渦卷彈簧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16-105 3 平面渦卷彈簧的設計計算 16-105 3.1 非接觸型平面渦卷彈簧的設計計算 16-105 3.2 接觸型平面渦卷彈簧的設計計算 16-106 3.2.1 結構和特性線 16-106 3.2.2 設計計算 16-106 4 平面渦卷彈簧的技術要求 16-108 4.1 材料尺寸系列 16-108 4.2 各尺寸與幾何參數的允許偏差 16-108 5 設計計算示例 16-108 第11章 扭桿彈簧 1 扭桿彈簧的結構和特點 16-110 2 扭桿彈簧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16-110 3 扭桿彈簧的端部結構和有效工作長度 16-111 3.1 扭桿彈簧的端部結構 16-111 3.2 扭桿彈簧的有效工作長度 16-111 4 扭桿彈簧的設計計算 16-112 4.1 單根扭桿的設計計算 16-112 4.2 扭桿和轉臂組合時的設計計算 16-113 5 扭桿彈簧的技術要求 16-114 6 設計計算示例 16-114 第12章 橡膠彈簧 1 橡膠彈簧的特點、類型及結構 16-116 1.1 橡膠彈簧的特點和類型 16-116 1.2 橡膠彈簧的形狀和結構 16-116 2 橡膠彈簧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16-116 2.1 材料的選擇 16-116 2.2 彈簧結構對疲勞壽命的影響 16-117 2.3 許用應力和許用應變 16-117 3 橡膠材料的靜彈性特性 16-117 4 橡膠材料的動彈性特性 16-118 5 橡膠彈簧的設計計算 16-118 5.1 單塊橡膠彈簧的設計計算 16-118 5.2 組合橡膠彈簧的設計計算 16-124 5.3 橡膠彈簧不同組合方式的剛度計算 16-125 5.4 橡膠彈簧的穩定性計算 16-126 6 設計計算示例 16-126 7 橡膠-金屬螺旋復合彈簧設計計算 16-127 7.1 橡膠-金屬螺旋復合彈簧的結構型式及代號 16-127 7.2 橡膠-金屬螺旋復合彈簧的主要計算公式 16-128 7.3 橡膠-金屬螺旋復合彈簧的選用 16-128 7.4 橡膠-金屬螺旋復合彈簧的技術要求 16-129 第13章 空氣彈簧 1 空氣彈簧的結構和特性 16-130 2 空氣彈簧的剛度計算 16-130 2.1 空氣彈簧的軸向剛度 16-131 2.2 空氣彈簧的徑向剛度 16-132 3 空氣彈簧的強度計算 16-133 第14章 彈簧的熱處理和強化處理 1 彈簧的熱處理 16-135 1.1 彈簧熱處理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16-135 1.2 彈簧的預備熱處理 16-135 1.3 彈簧的去應力回火 16-136 1.3.1 常用彈簧鋼材料的去應力回火 16-136 1.3.2 去應力回火溫度對彈簧力學性能的影響 16-136 1.3.3 去應力回火溫度和保溫時間對拉伸彈簧初拉力的影響 16-137 1.4 彈簧的淬火和回火 16-137 1.5 彈簧的等溫淬火 16-138 1.6 碳素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38 1.7 不銹鋼的熱處理 16-139 1.7.1 不銹鋼熱處理的方法與選擇 16-139 1.7.2 奧氏體不銹彈簧鋼穩定回火處理 16-139 1.7.3 馬氏體不銹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39 1.7.4 沉淀硬化不銹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39 1.8 合金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39 1.8.1 硅錳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40 1.8.2 鉻釩彈簧鋼和鉻錳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40 1.8.3 高強度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41 1.8.4 硅錳彈簧鋼新鋼種的熱處理 16-141 1.8.5 耐熱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41 1.8.6 高速彈簧鋼的熱處理 16-141 1.9 銅合金彈簧材料的熱處理 16-141 1.9.1 錫青銅的熱處理 16-141 1.9.2 鈹青銅的熱處理 16-141 1.9.3 硅青銅的熱處理 16-142 1.9.4 鋁青銅的熱處理 16-142 1.10 高溫彈性合金和鈦合金的熱處理 16-142 1.10.1 高溫彈性合金的熱處理 16-142 1.10.2 鈦合金的熱處理 16-143 2 彈簧的強化處理 16-144 2.1 彈簧的立定處理 16-144 2.2 彈簧的強壓處理 16-145 2.3 彈簧的噴丸處理 16-145 參考文獻 16-147 第17篇 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和操作件 第1章 起重機零部件 1 起重機分級 17-3 1.1 起重機整機的分級 17-3 1.2 機構的分級 17-4 2 鋼絲繩 17-5 2.1 鋼絲繩的術語和標記 17-5 2.2 鋼絲繩的分類 17-10 2.3 鋼絲繩選用計算 17-13 2.4 重要用途鋼絲繩 17-14 2.5 一般用途鋼絲繩 17-27 2.6 平衡用扁鋼絲繩 17-44 2.7 密封鋼絲繩 17-44 2.8 不銹鋼絲繩 17-47 2.9 電梯用鋼絲繩 17-51 3 繩具 17-56 3.1 鋼絲繩夾 17-56 3.2 鋼絲繩用楔形接頭 17-57 3.3 鋼絲繩用普通套環 17-60 3.4 鋼絲繩用重型套環 17-61 3.5 索具套環 17-62 3.6 纖維索套環 17-62 3.7 一般起重用鍛造卸扣 17-63 3.8 索具螺旋扣 17-64 3.8.1 螺旋扣的分類、結構和尺寸 17-64 3.8.2 產品標記 17-69 3.8.3 材料和熱處理 17-69 3.8.4 力學性能 17-70 3.8.5 強度 17-70 3.8.6 加工質量 17-71 4 卷筒 17-71 4.1 卷筒的幾何尺寸 17-71 4.2 起重機卷筒 17-72 4.2.1 卷筒的型式 17-72 4.2.2 卷筒尺寸和卷筒繩槽 17-73 4.2.3 焊接卷筒 17-75 4.2.4 技術要求 17-77 4.3 鋼絲繩在卷筒上的固定 17-78 4.4 鋼絲繩用壓板 17-79 4.5 鋼絲繩在卷筒上用壓板固定的計算 17-80 4.6 卷筒強度計算 17-80 5 滑輪和滑輪組 17-81 5.1 滑輪 17-81 5.1.1 型式和基本參數 17-81 5.1.2 滑輪直徑選用系列與匹配 17-83 5.1.3 起重機用軋制滑輪尺寸參數 17-84 5.1.4 滑輪技術要求 17-86 5.1.5 滑輪強度計算 17-87 5.2 滑輪組 17-88 6 起重鏈和鏈輪 17-88 6.1 起重鏈條的選擇 17-89 6.2 起重用短環鏈 17-89 6.3 板式鏈及連接環 17-91 6.4 焊接鏈輪 17-97 6.5 板式鏈用槽輪 17-97 6.6 焊接鏈的滑輪與卷筒 17-98 6.6.1 焊接鏈的滑輪 17-98 6.6.2 焊接鏈的卷筒 17-98 7 吊鉤 17-98 7.1 吊鉤的類型和標記 17-98 7.2 吊鉤的力學性能 17-98 7.3 吊鉤的起重量 17-99 7.4 吊鉤的材料 17-100 7.5 吊鉤的尺寸 17-100 7.6 吊鉤的應力計算 17-103 8 車輪和軌道 17-106 8.1 起重機車輪 17-106 8.2 踏面形狀和尺寸與鋼軌的匹配 17-106 8.3 技術要求 17-107 8.3.1 材料的力學性能 17-107 8.3.2 熱處理 17-107 8.3.3 精度 17-107 8.3.4 成品車輪的表面質量 17-107 8.4 車輪計算 17-107 8.4.1 允許輪壓的計算 17-107 8.4.2 等效工作輪壓計算 17-108 8.5 軌道 17-109 9 緩沖器 17-111 9.1 彈簧緩沖器 17-111 9.2 起重機橡膠緩沖器 17-113 10 棘輪逆止器 17-115 10.1 棘輪齒的強度計算 17-115 10.2 棘爪的強度計算 17-116 10.3 棘爪軸的強度計算 17-116 10.4 棘輪齒形與棘爪端的外形尺寸及畫法 17-116 第2章 運輸機械零部件 1 帶式運輸機零部件 17-117 1.1 輸送帶 17-117 1.1.1 鋼絲繩芯輸送帶 17-117 1.1.2 織物芯輸送帶 17-119 1.2 滾筒 17-119 1.2.1 滾筒的基本參數 17-119 1.2.2 滾筒的技術規格及尺寸 17-119 1.3 托輥 17-136 1.3.1 托輥的基本參數 17-136 1.3.2 托輥種類、技術規格及尺寸 17-137 1.4 拉緊裝置 17-143 1.5 清掃器 17-146 1.6 逆止器 17-147 1.6.1 型式 17-147 1.6.2 基本參數 17-147 1.6.3 非接觸式逆止器 17-148 1.6.4 接觸式逆止器 17-149 2 輸送鏈和鏈輪 17-149 2.1 輸送鏈、附件和鏈輪 17-149 2.1.1 鏈條 17-149 2.1.2 鏈輪 17-153 2.2 輸送用平頂鏈和鏈輪 17-154 2.2.1 輸送用平頂鏈 17-154 2.2.2 輸送用平頂鏈鏈輪 17-155 2.3 帶附件短節距精密滾子鏈 17-156 2.4 雙節距精密滾子輸送鏈 17-161 2.4.1 鏈條的結構名稱和代號 17-161 2.4.2 鏈輪 17-165 第3章 操 作 件 1 手柄 17-167 2 手輪 17-176 3 把手 17-180 4 操作件技術要求 17-184 4.1 材料 17-184 4.2 表面質量 17-184 4.3 尺寸和幾何公差 17-184 參考文獻 17-186 第18篇 機架、箱體與導軌 第1章 機架設計概述 1 機架設計一般要求 18-3 1.1 定義及分類 18-3 1.2 一般要求和設計步驟 18-3 1.2.1 機架設計準則 18-3 1.2.2 機架設計的一般要求 18-3 1.2.3 設計步驟 18-3 2 機架的常用材料及熱處理 18-4 2.1 機架常用材料 18-4 2.1.1 金屬鑄造機架常用材料 18-4 2.1.2 非金屬機架常用材料 18-5 2.2 機架的熱處理及時效處理 18-6 2.2.1 鑄鋼機架的熱處理 18-6 2.2.2 鑄鐵機架的時效處理 18-7 第2章 機架結構設計 1 機架的截面形狀、肋的布置及壁板上的孔 18-9 1.1 機架的截面形狀 18-9 1.2 肋的布置 18-11 1.2.1 肋的作用 18-11 1.2.2 肋的合理布置 18-11 1.3 機架壁板上的孔 18-18 2 鑄造機架 18-20 2.1 壁厚及肋的尺寸 18-20 2.2 鑄造機架結構設計的工藝性 18-21 3 焊接機架 18-22 3.1 焊接機架與鑄造機架特點比較 18-22 3.2 焊接件設計中一般應注意的問題 18-22 3.3 機架的焊接結構 18-23 3.3.1 焊接機架的結構型式 18-23 3.3.2 金屬切削機床中機架的焊接結構 18-23 3.3.3 柴油機焊接機體 18-27 3.3.4 曲柄壓力機閉框式組合焊接機身 18-28 3.4 機架的電渣焊結構 18-29 3.4.1 電渣焊的接頭型式 18-29 3.4.2 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8-30 4 機架的連接結構設計 18-32 5 非金屬機架 18-34 5.1 混凝土機架 18-34 5.1.1 金屬切削機床混凝土床身 18-34 5.1.2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液壓機機架 18-35 5.2 塑料殼體設計 18-36 5.2.1 塑料殼體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18-36 5.2.2 塑料殼體的結構設計 18-37 5.2.3 塑料制品的精度 18-43 第3章 機架的設計與計算 1 軋鋼機機架的設計與計算 18-45 1.1 初定基本尺寸并選擇立柱、橫梁的截面形狀 18-45 1.2 機架的強度計算和變形計算 18-45 2 預應力鋼絲纏繞機架的設計與計算 18-54 2.1 機架的結構及纏繞方式 18-55 2.2 半圓梁機架的強度和剛度計算 18-57 2.3 拱梁機架的強度計算 18-57 2.4 機架的纏繞設計 18-64 3 曲柄壓力機閉式機身的計算 18-66 4 開式曲柄壓力機機身的設計與計算 18-70 5 橋式起重機箱形雙梁橋架的設計 18-73 6 叉車門架的設計與計算 18-82 6.1 門架的結構 18-82 6.2 叉車門架的強度計算 18-84 第4章 箱體的結構設計與計算 1 概述 18-88 1.1 箱體的分類 18-88 1.2 箱體的設計要求 18-88 2 齒輪傳動箱體的設計與計算 18-88 2.1 概述 18-88 2.2 焊接箱體設計 18-89 2.3 齒輪箱體噪聲分析與控制 18-91 2.4 按剛度設計圓柱齒輪減速器箱座 18-93 2.5 機床主軸箱的剛度計算 18-98 3 壓力鑄造箱體的結構設計 18-101 3.1 傳動箱體的肋的設計 18-102 3.2 箱體上的通孔及緊固孔的設計 18-103 3.3 壓鑄孔最小孔徑 18-105 3.4 箱體壁厚 18-105 第5章 機架與箱體的現代設計方法 1 概述 18-106 2 機架和箱體的有限元分析 18-106 2.1 軋機閉式機架的有限元分析 18-106 2.2 主減速器殼體有限元分析 18-107 2.3 多工況變速器箱體靜動態特性有限元分析 18-108 3 機架和箱體的優化設計 18-109 3.1 軋機閉式機架的優化設計 18-109 3.2 礦用減速器箱體的優化設計 18-111 3.3 熱壓機機架結構的優化設計 18-113 3.4 基于拓撲優化方法主減速器殼的輕量化 18-116 3.5 多工況變速器箱體靜動態聯合拓撲優化 18-116 第6章 導 軌 1 概述 18-120 1.1 導軌的類型及其特點 18-120 1.2 導軌的設計要求 18-120 1.3 導軌的設計程序及內容 18-121 1.4 精密導軌的設計原則 18-121 2 滑動導軌 18-121 2.1 滑動導軌截面形狀、特點及應用 18-121 2.1.1 直線滑動導軌 18-121 2.1.2 圓運動滑動導軌 18-123 2.2 滑動導軌尺寸 18-123 2.2.1 三角形導軌尺寸 18-123 2.2.2 燕尾形導軌尺寸 18-123 2.2.3 矩形導軌尺寸 18-123 2.2.4 臥式車床導軌尺寸關系 18-123 2.3 導軌間隙調整裝置 18-126 2.3.1 導軌間隙調整裝置設計要求 18-126 2.3.2 鑲條、壓板尺寸系列 18-126 2.3.3 導軌的夾緊裝置和卸荷裝置 18-129 2.4 導軌材料與熱處理 18-130 2.4.1 材料的要求和匹配 18-130 2.4.2 材料及其熱處理 18-130 2.5 導軌的技術要求 18-131 2.5.1 表面粗糙度 18-131 2.5.2 幾何精度 18-131 2.6 滑動導軌壓強的計算 18-131 2.6.1 導軌的許用壓強 18-131 2.6.2 壓強的分布與假設條件 18-131 2.6.3 導軌的受力分析 18-133 2.6.4 導軌壓強的計算 18-134 3 塑料導軌 18-135 3.1 塑料導軌的特點 18-135 3.2 塑料導軌的材料 18-135 3.3 常見塑料導軌材料 18-136 3.4 軟帶導軌技術條件 18-137 3.4.1 軟帶導軌設計及材料要求 18-137 3.4.2 粘接要求 18-137 3.4.3 加工與裝配要求 18-137 3.4.4 檢驗要求 18-138 3.5 環氧涂層材料技術通則 18-138 3.5.1 摩擦磨損性能 18-138 3.5.2 機械物理性能 18-138 3.6 環氧涂層導軌通用技術條件 18-138 3.6.1 環氧涂層滑動導軌的設計要求 18-138 3.6.2 配對導軌的要求 18-138 3.6.3 環氧涂層滑動導軌的要求 18-138 3.6.4 環氧涂層滑動導軌與配套導軌的接觸精度 18-138 4 滾動導軌 18-139 4.1 滾動導軌的特點、類型及應用 18-139 4.2 滾動直線導軌副 18-140 4.2.1 結構與特點 18-140 4.2.2 額定壽命計算 18-141 4.2.3 載荷計算 18-141 4.2.4 摩擦力 18-142 4.2.5 尺寸系列 18-142 4.2.6 精度及預加載荷 18-144 4.2.7 安裝與使用 18-146 4.2.8 設計和使用注意事項 18-150 4.3 滾柱交叉導軌副 18-150 4.3.1 結構與特點 18-150 4.3.2 額定壽命 18-151 4.3.3 載荷及滾子數量計算 18-151 4.3.4 編號規則及尺寸系列 18-151 4.3.5 精度 18-152 4.3.6 安裝與使用 18-153 4.4 滾柱導軌塊 18-153 4.4.1 結構、特點及應用 18-153 4.4.2 滾柱導軌塊的代號編號規則 18-154 4.4.3 滾柱導軌塊的尺寸系列示例 18-155 4.4.4 壽命計算 18-155 4.4.5 安裝方式和方法 18-155 4.4.6 安裝注意事項 18-157 4.5 套筒型直線球軸承 18-157 4.5.1 套筒型直線球軸承的外形尺寸和公差 18-157 4.5.2 套筒型直線球軸承的技術要求 18-160 4.6 滾動花鍵副 18-161 4.6.1 結構、特點與應用 18-161 4.6.2 編號規則 18-161 4.6.3 精度及其精度檢驗 18-161 4.6.4 壽命計算 18-163 4.6.5 尺寸系列 18-164 4.7 滾動軸承導軌 18-166 4.7.1 滾動軸承導軌的主要特點 18-166 4.7.2 滾動軸承導軌的結構 18-167 4.7.3 軸承組的布置方案 18-167 4.7.4 預加載荷和間隙的調整方法 18-168 4.7.5 導軌面的要求 18-168 4.7.6 導軌的計算 18-168 4.7.7 應用示例 18-168 5 液體靜壓導軌 18-169 5.1 液體靜壓導軌的原理、類型、特點和應用 18-169 5.2 靜壓導軌結構設計 18-169 5.2.1 導軌面支承單元的主要型式 18-169 5.2.2 靜壓導軌的基本結構型式 18-170 5.2.3 靜壓導軌的技術要求 18-170 5.2.4 液體靜壓導軌的節流器、潤滑油及供油裝置 18-171 5.2.5 靜壓導軌的加工和調整 18-171 5.2.6 靜壓導軌油腔結構設計 18-171 6 壓力機導軌設計特點 18-172 6.1 導軌的型式和特點 18-172 6.2 導軌尺寸和驗算 18-173 6.2.1 導軌長度 18-173 6.2.2 導軌工作面寬度及其驗算 18-173 6.3 導軌材料 18-173 6.4 導軌間隙的調整 18-174 7 導軌的防護 18-174 7.1 導軌防護裝置的類型及特點 18-174 7.2 導軌刮屑板 18-174 7.3 剛性套伸縮式導軌防護罩 18-174 7.4 柔性伸縮式導軌防護罩 18-175 參考文獻 18-176 第19篇 潤 滑 第1章 潤滑的作用及類型 1 潤滑的作用 19-3 2 潤滑的類型 19-3 第2章 潤 滑 油 1 潤滑油的主要質量指標 19-5 2 潤滑油的組成 19-9 2.1 基礎油 19-9 2.1.1 礦物基礎油 19-9 2.1.2 天然氣合成油(GTL) 19-9 2.2 合成潤滑油 19-9 2.3 添加劑 19-10 2.3.1 添加劑的類型 19-10 2.3.2 常用添加劑 19-10 3 潤滑油品的選用 19-12 3.1 內燃機油 19-12 3.1.1 內燃機油黏度牌號的選擇 19-12 3.1.2 柴油機油的選用 19-12 3.1.3 汽油機油的選用 19-13 3.2 齒輪油 19-36 3.2.1 按油溫、環境溫度及齒輪負載的分類 19-36 3.2.2 齒輪油應具備的主要性能 19-36 3.2.3 工業齒輪油 19-37 3.2.4 車輛齒輪油 19-42 3.3 液壓油 19-44 3.3.1 液壓油分類 19-44 3.3.2 液壓油的選用 19-44 3.4 壓縮機油 19-53 3.5 冷凍機油 19-59 3.6 機床用油 19-65 3.6.1 軸承油(L-FC)、主軸油(L-FD) 19-66 3.6.2 導軌油 19-69 3.7 風力發電機用油 19-71 3.7.1 齒輪箱潤滑油 19-71 3.7.2 發電機軸承潤滑脂 19-71 3.7.3 偏航系統軸承和齒輪用潤滑脂 19-71 3.7.4 液壓制動系統潤滑油 19-71 3.7.5 大型風力發電機潤滑油品應具備的條件和主要性能 19-71 3.8 真空泵油 19-71 3.9 L-AN全損耗系統用油 19-73 3.10 鏈條油 19-74 3.11 潤滑油與橡膠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19-74 3.11.1 相容性 19-74 3.11.2 橡膠密封材料的性能及其與潤滑油的相容性 19-74 3.12 部分國內外油品牌號對照 19-75 第3章 潤 滑 酯 1 潤滑脂的主要質量指標 19-78 2 潤滑脂的選用 19-78 2.1 潤滑部位的工作溫度 19-78 2.2 潤滑部位的負載 19-79 2.3 潤滑部位的速度 19-79 2.4 潤滑部位的環境及接觸的介質 19-79 2.5 潤滑脂加注方法 19-79 3 鈣基潤滑脂 19-79 4 鈉基潤滑脂 19-79 5 鋰基潤滑脂 19-79 6 復合鋰基潤滑脂 19-81 7 脲基潤滑脂 19-82 8 高堿值復合磺酸鈣基脂 19-83 9 高溫潤滑脂 19-84 10 部分國內外潤滑脂牌號對照 19-85 第4章 固體潤滑劑 1 固體潤滑劑應具備的基本性能 19-88 2 常用的固體潤滑劑 19-89 2.1 石墨 19-89 2.2 二硫化鉬(MoS 2 ) 19-90 2.3 聚四氟乙烯(PTFE) 19-92 2.4 三聚氰胺-氰脲酸絡合物(MCA) 19-93 3 固體潤滑劑的選用 19-94 第5章 典型零部件的潤滑 1 齒輪傳動的潤滑 19-96 1.1 閉式齒輪傳動 19-96 1.2 開式齒輪傳動 19-97 2 蝸桿傳動的潤滑 19-97 3 軸承的潤滑 19-97 3.1 滾動軸承用潤滑油(脂)的選擇 19-97 3.2 滑動軸承用潤滑油 19-98 4 導軌的潤滑 19-98 5 鏈傳動的潤滑 19-98 第6章 潤滑方法和潤滑裝置 1 潤滑方法和潤滑裝置的分類及應用 19-100 2 潤滑件 19-101 2.1 油杯 19-101 2.2 油槍 19-103 2.3 油標 19-103 3 稀油集中潤滑系統的設計 19-104 3.1 稀油集中潤滑系統設計的任務 19-104 3.2 稀油集中潤滑系統設計步驟 19-104 4 稀油集中潤滑系統的主要設備 19-105 4.1 潤滑油泵及油泵裝置 19-105 4.2 稀油潤滑裝置 19-109 5 潤滑脂集中潤滑系統的設計 19-113 5.1 潤滑脂集中潤滑系統的設計計算步驟 19-114 5.2 自動潤滑脂集中潤滑站能力的確定 19-115 6 潤滑脂集中潤滑系統的主要設備 19-116 7 油霧潤滑 19-119 7.1 油霧潤滑的工作原理 19-119 7.2 油霧潤滑系統和裝置 19-119 8 油氣潤滑 19-121 8.1 油氣潤滑的工作原理 19-121 8.2 油氣潤滑系統 19-122 8.3 油氣潤滑裝置 19-123 8.4 油氣潤滑與稀油循環式潤滑的比較 19-124 8.5 油氣潤滑與油霧潤滑的比較 19-125 第7章 潤滑維護 1 維修體制的發展 19-127 2 油品清潔度 19-127 3 油液清潔度的凈化處理 19-130 4 液壓潤滑系統的過濾 19-130 參考文獻 19-132 第20篇 密 封 第1章 概 述 1 密封的分類、特點及應用 20-3 1.1 密封的分類 20-3 1.2 密封的選型 20-7 1.3 常用密封材料 20-7 2 常用密封材料 20-7 第2章 墊片密封 1 墊片密封的特點及應用 20-9 1.1 墊片密封的泄漏 20-9 1.2 密封墊片的選用 20-9 1.3 常用墊片類型及應用 20-10 2 高壓設備密封 20-16 3 超高壓設備密封 20-19 4 真空靜密封 20-20 5 高溫、低溫條件下的密封 20-22 5.1 高溫密封 20-22 5.2 低溫靜密封 20-22 第3章 膠 密 封 1 密封膠的類型、特點及應用 20-23 2 聚硫橡膠密封膠 20-23 3 硅橡膠密封膠 20-24 4 非硫化型密封膠 20-24 5 液態密封膠 20-24 5.1 液態密封膠的種類 20-24 5.2 液態密封膠的性能和選用 20-25 6 厭氧膠 20-26 7 熱熔型密封膠 20-27 8 密封膠的應用 20-28 第4章 填料密封 1 軟填料密封 20-29 1.1 軟填料的結構型式和材料選用 20-29 1.2 填料腔結構設計 20-31 1.2.1 常用填料腔的結構 20-31 1.2.2 填料腔尺寸的確定 20-31 2 硬填料密封 20-32 3 成型填料密封 20-33 3.1 O形橡膠密封圈 20-33 3.2 V D 形橡膠密封圈 20-42 3.3 往復運動用密封圈 20-45 3.4 U形內骨架橡膠密封圈 20-54 3.5 聚四氟乙烯密封圈 20-55 3.6 皮革密封圈 20-56 4 油封與防塵密封 20-56 4.1 油封 20-56 4.1.1 油封的結構 20-56 4.1.2 油封的材料 20-57 4.1.3 油封密封的設計 20-57 4.1.4 用作油封的旋轉軸唇形密封圈 20-58 4.2 氈圈油封 20-60 4.3 防塵密封 20-60 4.3.1 非標準橡膠和金屬防塵密封 20-60 4.3.2 防塵密封圈的型式和尺寸系列 20-61 5 真空動密封 20-64 第5章 機械密封 1 機械密封的分類及應用范圍 20-71 2 機械密封結構的選用 20-73 3 常用機械密封材料 20-74 3.1 摩擦副材料及選擇 20-74 3.2 輔助密封圈材料 20-74 3.3 彈簧和波紋管材料及選擇 20-74 3.4 金屬構件材料及選擇 20-74 4 機械密封的設計和計算 20-76 4.1 設計順序 20-76 4.2 主要零件結構型式的確定 20-76 4.3 主要零件尺寸的確定 20-78 4.4 彈簧比壓和端面比壓的選擇 20-78 5 機械密封的輔助系統 20-79 5.1 沖洗(直接冷卻) 20-79 5.2 幾種冷卻方式 20-80 5.3 雜質清除方式 20-81 6 特殊工況下的機械密封 20-82 7 機械密封與其他密封的組合密封 20-82 8 機械密封的尺寸系列 20-83 9 機械密封的有關標準 20-86 第6章 非接觸式密封 1 迷宮密封 20-89 1.1 迷宮氣體密封 20-89 1.2 迷宮液體密封 20-91 2 浮環密封 20-92 2.1 工作原理 20-92 2.2 浮環密封裝置的結構型式 20-92 3 螺旋密封 20-93 3.1 普通螺旋密封 20-93 3.1.1 螺旋密封的結構分類 20-93 3.1.2 螺旋密封的設計計算 20-93 3.2 螺旋迷宮密封 20-94 4 離心密封 20-94 4.1 離心密封的類型 20-94 4.2 離心密封的典型結構 20-95 4.3 離心密封的結構設計 20-95 4.4 離心密封的承壓能力 20-95 4.5 離心密封的功率消耗 20-95 5 磁流體密封 20-96 5.1 磁流體 20-96 5.2 磁流體密封結構 20-97 5.3 磁流體密封性能 20-97 5.3.1 密封能力 20-97 5.3.2 功率損耗 20-97 5.3.3 磁流體密封應用 20-98 參考文獻 20-99
|
|
|
|
|
網友評論
歡迎您對圖書進行評論,表明您對此圖書的感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