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場價:34元
|
會員價:28.9元
|
VIP 價:28元
|
|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第5版 |
【評分星級】
共有0位網友參與打分 |
【作 者】馮立艷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
【I S B N】978-7-111-53044-2 |
|
【裝 幀】平裝 |
【圖書狀態】
上架
|
【所屬類別】
案例與設計類 >> 案例與指導
|
|
|
|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第4版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廣泛采納幾年來多所院校的使用反饋意見和經驗,結合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成果再次修訂而成的。 全書包括兩個部分(共21章)和附錄(A、B)。第一部分為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第二部分為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常用標準和規范。附錄內容為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參考圖例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參考題目。 本書的設計指導部分內容全面,重點突出,通俗易懂,插圖清晰;常用標準和規范能滿足課程設計使用,并全部采用最新國家標準;參考圖例齊全典型,優質適量;設計題目部分包括傳動裝置設計和整機設計兩大類,使用者可分層次、按課程設計學時進行選擇。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機械類、近機類和非機類各專業進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時使用,也可供成人高等工業學校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教學使用,還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時參考。
|
圖書目錄
第5版前言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部分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 第1章概述2 11課程設計的目的2 12課程設計的題目和內容2 121課程設計的題目2 122課程設計的內容3 13課程設計的一般步驟3 14課程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3 第2章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5 21擬訂傳動方案5 211原動機的選擇6 212傳動機構類型的選擇6 213各類傳動機構在多級傳動中的 布置7 22減速器的類型、特點及應用8 23電動機的選擇10 231電動機類型和結構形式的選擇10 232電動機容量的確定11 233電動機轉速的選擇12 24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確定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12 25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14 第3章傳動件的設計計算和聯軸器的 選擇16 31傳動件的設計計算16 311箱外傳動件設計計算16 312箱內傳動件設計計算16 32軸徑初算和聯軸器的選擇18 321軸徑初算18 322聯軸器的選擇18 第4章減速器的構造、潤滑及裝配圖 設計概述19 41減速器的構造19 411軸系部件20 412箱體21 413附件24 42減速器的潤滑24 421傳動件的潤滑24 422滾動軸承的潤滑26 43減速器裝配圖設計概述26 第5章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29 51軸系部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一 階段29 511草圖設計29 512鍵、軸承、軸的校核計算36 513軸承組合設計37 514圓柱齒輪結構設計39 52箱體及附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二 階段42 521箱體結構設計42 522附件的功用和結構設計46 第6章錐齒輪減速器設計52 61軸系部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一 階段52 611確定傳動件的位置52 612 確定箱壁位置及軸承座端面 位置54 613小錐齒輪軸系設計54 614確定支點位置,校核軸、鍵及 軸承57 62箱體及附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二 階段57 第7章圓柱蝸桿減速器設計59 71軸系部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一 階段59 711確定傳動件的位置59 712確定箱壁及箱體軸承座位置60 713軸系設計61 714確定支點、受力點,校核軸、 鍵及軸承64 715細節結構設計64 72箱體及附件設計——裝配圖設計 第二階段64 第8章裝配圖總成設計——裝配圖 設計第三階段67 81檢查和完善裝配底圖67 82裝配圖尺寸標注70 83技術特性與技術要求72 84零部件編號、明細欄和標題欄74 第9章零件圖的設計76 91概述76 92軸類零件圖的設計要點77 93齒輪類零件圖的設計要點80 94箱體零件圖的設計要點81 第10章計算機輔助設計簡介84 101概述84 1011計算機輔助計算84 1012計算機繪圖及常用軟件85 102三維造型設計85 1021機械零件的三維造型86 1022機械產品的三維裝配88 103二維工程圖的生成88 第11章設計計算說明書及答辯 準備89 111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89 112答辯準備90第二部分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常用標準和規范 第12章常用數據和一般標準94 121常用數據94 表121常用材料的彈性模量及 泊松比94 表122常用材料的密度94 表123黑色金屬硬度對照表94 表124機械傳動和軸承的效率95 122一般標準95 表125圖紙幅面、圖樣比例95 表126標準尺寸96 表12760°中心孔97 表128零件倒圓和倒角的推薦值97 表129回轉面及端面砂輪越程槽98 表1210齒輪滾刀外徑尺寸98 表1211插齒退刀槽98 123鑄件設計一般規范98 表1212鑄件最小壁厚98 表1213鑄造內圓角99 表1214鑄造外圓角99 表1215鑄造斜度100 表1216鑄造過渡斜度100 第13章常用材料101 131黑色金屬材料101 表131鋼的常用熱處理方法及應用101 表132普通碳素鋼102 表133優質碳素鋼102 表134合金結構鋼104 表135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105 表136灰鑄鐵106 表137球墨鑄鐵106 132有色金屬材料106 表138鑄造銅合金106 表139鑄造軸承合金107 第14章聯接件109 141螺紋109 表141普通螺紋109 表142梯形螺紋110 142普通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111 表143普通螺紋的收尾、肩距、 退刀槽和倒角111 表144緊固件通孔及沉頭座孔尺寸112 表145粗牙普通螺紋的余留長度、 鉆孔余留深度113 表146扳手空間113 143螺栓114 表147六角頭螺栓—A級和B級六角頭 螺栓—全螺紋—A級和B級114 表148六角頭螺栓—C級和六角頭 螺栓—全螺紋—C級115 表149六角頭加強桿螺栓—A級 和B級115 144螺釘116 表1410內六角圓柱頭螺釘116 表1411開槽圓柱頭螺釘、開槽盤頭 螺釘和開槽沉頭螺釘117 表1412開槽錐端緊定螺釘、開槽平端 緊定螺釘和開槽長圓柱端緊定 螺釘118 145螺柱119 表1413雙頭螺柱bm=1d、bm=125d、 bm=15d、bm=2d119 146螺母120 表1414Ⅰ型六角螺母—A級和B級、 Ⅰ型六角螺母—C級120 表1415圓螺母和小圓螺母120 147墊圈122 表1416圓螺母用止動墊圈122 表1417小墊圈—A級、平墊圈—A級、 平墊圈—倒角型—A級122 表1418標準型彈簧墊圈123 表1419外舌止動墊圈123 148擋圈124 表1420螺釘緊固軸端擋圈和螺栓 緊固軸端擋圈124 表1421軸用彈性擋圈—A型125 表1422孔用彈性擋圈—A型126 149鍵聯接127 表1423平鍵127 表1424楔鍵128 表1425帶平鍵槽的軸的抗彎、抗扭 截面系數W、WT129 1410銷聯接129 表1426圓錐銷129 表1427內螺紋圓錐銷130 表1428開口銷130 第15章滾動軸承131 151常用滾動軸承131 表151深溝球軸承131 表152角接觸球軸承132 表153圓錐滾子軸承134 表154推力球軸承135 表155圓柱滾子軸承137 152滾動軸承的配合和游隙138 表156安裝向心軸承的軸公差帶 代號138 表157安裝向心軸承的外殼孔公差帶 代號139 表158軸和外殼孔的幾何公差139 表159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139 表1510角接觸軸承的軸向游隙139 第16章潤滑與密封裝置141 161潤滑油及潤滑脂141 表161常用潤滑油的主要性質和 用途141 表162常用潤滑脂的主要性質和 用途142 162油杯142 表163直通式壓注油杯142 表164接頭式壓注油杯143 表165壓配式壓注油杯143 表166旋蓋式油杯143 163密封裝置144 表167油封氈圈和溝槽尺寸144 表168內包骨架旋轉軸唇形密封圈144 表169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145 表1610油溝式密封槽參考尺寸145 第17章減速器附件146 171視孔及視孔蓋146 表171視孔及視孔蓋146 172通氣器146 表172簡易式通氣器146 表173平頂有過濾網通氣器147 表174圓頂有過濾網通氣器147 173油尺和油標147 表175油尺147 表176長形油標148 表177壓配式圓形油標148 174放油螺塞148 表178放油螺塞及封油墊圈148 175吊環螺釘149 表179吊環螺釘149 第18章聯軸器150 表181軸孔和鍵槽的形式、代號及 系列尺寸150 表182LT型彈性套柱銷聯軸器151 表183LX型彈性柱銷聯軸器152 表184凸緣聯軸器153 表185LM梅花型彈性聯軸器154 表186WH尼龍滑塊聯軸器155 第19章極限與配合、幾何公差及表面 粗糙度156 191極限與配合156 表191標準公差數值157 表192標準公差等級與加工方法的 關系157 表193軸的極限偏差158 表194孔的極限偏差164 表195線性尺寸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級 和極限偏差170 表196倒圓半徑和倒角高度尺寸公差 等級及極限偏差170 表197減速器主要零件的薦用配合170 192幾何公差170 表198幾何公差的分類、幾何特征及 符號170 表199直線度和平面度公差171 表1910圓度和圓柱度公差171 表1911平行度、垂直度和傾斜度 公差172 表1912同軸度、對稱度、圓跳動和 全跳動公差173 193表面粗糙度173 表1913評定表面粗糙度的參數及其 數值173 表1914與公差帶代號相適應的Ra 數值174 表1915表面粗糙度的參數值、加工 方法及選擇174 第20章圓柱齒輪、錐齒輪、蝸桿、 蝸輪的精度與公差176 201圓柱齒輪精度176 2011精度等級及其選擇176 表2015~9級齒輪的加工方法與使用 情況176 2012齒輪偏差176 表202漸開線圓柱齒輪和齒輪副精度 偏差定義和代號176 表203推薦的圓柱齒輪和齒輪副檢驗 項目177 表204±fpt、Fp、Fα、ffa、fHα、Fr、f′i、 F′i、Fw和±Fpk偏差允許值178 表205Fβ、ffβ、fHβ偏差值179 表206F″i、f″i偏差值179 表207軸線平行度偏差f∑δ和f∑β180 表208中心距極限偏差±fa180 表209接觸斑點180 表2010齒輪最小側隙jbnmin的 推薦值180 表2011切齒徑向進刀公差br181 表2012齒坯各項公差182 202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精度182 表2013推薦的錐齒輪和錐齒輪副的 檢驗項目183 表2014齒距累積公差Fp值183 表2015齒圈徑向跳動公差Fr和齒距 極限偏差±fpt值183 表2016接觸斑點183 表2017齒圈軸向位移極限偏差 ±fAM值184 表2018軸間距極限偏差±fa184 表2019軸交角極限偏差±E∑值184 表2020齒厚上偏差Ess值185 表2021最大法向側隙jnmax的制造誤差 補償部分EsΔ值185 表2022最小法向側隙jnmin值186 表2023齒厚公差Ts值186 表2024齒坯公差186 表2025齒坯頂錐母線跳動和基準端面 圓跳動公差186 表2026齒坯輪冠距和頂錐角極限 偏差187 203圓柱蝸桿、蝸輪精度187 表2027推薦的圓柱蝸桿、蝸輪和蝸桿 傳動的檢驗項目187 表2028蝸桿的公差和極限偏差值188 表2029蝸輪的公差和極限偏差值188 表2030傳動接觸斑點的要求和±fa、 ±fx、±f∑的值189 表2031傳動的最小法向側隙jnmin值189 表2032蝸桿齒厚公差Ts1和蝸輪齒厚 公差Ts2值189 表2033蝸桿齒厚上極限偏差Ess1中的 誤差補償部分EsΔ值189 表2034蝸桿、蝸輪齒坯的尺寸和形狀 公差190 表2035蝸桿、蝸輪齒坯基準面的徑向 和軸向圓跳動公差190 第21章電動機192 211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192 表211Y系列(IP44)三相異步電動機 技術數據192 表212Y系列電動機安裝代號193 表213機座帶底腳的Y系列電動機的 安裝及外形尺寸193 212YZR、YZ系列冶金及起重用三相 異步電動機194 表214YZR系列電動機技術數據194 表215YZR、YZ系列電動機安裝 形式及其代號195 表216YZR系列電動機的安裝及 外形尺寸196 表217YZ系列電動機技術數據196 表218YZ系列電動機的安裝及外形 尺寸197 附錄A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參考圖例198 A1裝配圖198 1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199 2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201 3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203 4二級同軸式圓柱齒輪減速器205 5二級軸裝式圓柱齒輪減速器207 6一級圓錐齒輪減速器209 7錐齒輪圓柱齒輪減速器211 8一級蝸桿減速器213 9一級蝸桿減速器215 10一級蝸桿減速器217 11齒輪蝸桿減速器219 12蝸桿齒輪減速器221 A2零件圖222 1圓柱齒輪軸222 2圓柱齒輪223 3錐齒輪軸224 4大錐齒輪225 5蝸桿226 6蝸輪227 7蝸輪輪芯228 8蝸輪輪緣229 9普通V帶輪230 10軸231 11箱蓋(見書后插頁) 12箱座(見書后插頁) 附錄B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參考題目232 參考文獻241 第1章概述2 11課程設計的目的3 12課程設計的題目和內容3 121課程設計的題目3 122課程設計的內容4 13課程設計的一般步驟4 14課程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4 第2章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6 21擬訂傳動方案6 211原動機的選擇7 212傳動機構類型的選擇7 213各類傳動機構在多級傳動中的 布置8 22減速器的類型、特點及應用9 23電動機的選擇11 231電動機類型和結構形式的選擇11 232電動機容量的確定11 233電動機轉速的選擇12 24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確定及各級 傳動比的分配13 25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15 第3章傳動件的設計計算和聯軸器的 選擇17 31傳動件的設計計算17 311箱外傳動件設計計算17 312箱內傳動件設計計算17 32軸徑初算和聯軸器的選擇19 321軸徑初算19 322聯軸器的選擇19 第4章減速器的構造、潤滑及裝配圖 設計概述20 41減速器的構造20 411軸系部件21 412箱體22 413附件25 42減速器的潤滑25 421傳動件的潤滑25 422滾動軸承的潤滑27 43減速器裝配圖設計概述27 第5章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29 51軸系部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一 階段29 511草圖設計29 512鍵、軸承、軸的校核計算36 513軸承組合設計37 514圓柱齒輪結構設計39 52箱體及附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二 階段42 521箱體結構設計42 522附件的功用和結構設計46 第6章錐齒輪減速器設計52 61軸系部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一 階段52 611確定傳動件的位置52 612 確定箱壁位置及軸承座端面 位置54 613小錐齒輪軸系設計54 614確定支點位置,校核軸、鍵及 軸承57 62箱體及附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二 階段57 第7章圓柱蝸桿減速器設計59 71軸系部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一 階段59 711確定傳動件的位置59 712確定箱壁及箱體軸承座位置60 713軸系設計61 714確定支點、力點,校核軸、 鍵及軸承64 715細節結構設計64 72箱體及附件設計——裝配圖設計第二 階段64 第8章減速器裝配圖總成設計—— 裝配圖設計第三階段67 81檢查和完善裝配底圖67 82裝配圖尺寸標注70 83技術特性與技術要求72 84零部件編號、明細欄和標題欄74 第9章零件圖的設計76 91概述76 92軸類零件圖的設計要點77 93齒輪類零件圖的設計要點80 94箱體零件圖的設計要點81 第10章計算機輔助設計簡介83 101概述83 1011計算機輔助計算83 1012計算機繪圖及常用軟件84 102三維造型設計84 1021機械零件的三維造型85 1022機械產品的三維裝配86 103二維工程圖的生成87 第11章設計計算說明書及答辯 準備88 111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88 112答辯準備89第二部分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常用標準和規范 第12章常用數據和一般標準95 121常用數據95 122鑄件設計一般規范99 第13章常用材料101 131黑色金屬材料101 132有色金屬材料106 第14章聯接件109 141螺紋109 142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111 143螺栓114 144螺釘116 145螺柱119 146螺母120 147墊圈122 148擋圈124 149鍵聯接127 1410銷聯接129 第15章滾動軸承131 151常用滾動軸承131 152滾動軸承的配合和游隙138 第16章潤滑與密封裝置141 161潤滑油及潤滑脂141 162油杯142 163密封裝置144 第17章減速器附件146 171視孔及視孔蓋146 172通氣器146 173油尺和油標147 174放油螺塞148 175吊環螺釘149 第18章聯軸器150 第19章極限與配合、秘何公差及表面 粗糙度156 191極限與配合156 192幾何公差170 193表面粗糙度173 第20章圓柱齒輪、錐齒輪、蝸桿、 蝸輪的精度176 201圓柱齒輪精度176 2011精度等級及其選擇176 2012齒輪偏差176 202銀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精度 (GB/T 11365—1989)182 203圓柱蝸桿、蝸輪精度 (GB/T 10089—1988)187 第21章電動機192 211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192 212YZR、YZ系列冶金及起重用三相 異步電動機194 附錄A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參考圖例198 A1裝配圖198 1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199 2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201 3二級展開式圓柱齒輪減速器203 4二級同軸式圓柱齒輪減速器205 5二級軸裝式圓柱齒輪減速器207 6一級錐齒輪減速器209 7錐齒輪圓柱齒輪減速器211 8一級蝸桿減速器213 9一級蝸桿減速器215 10一級蝸桿減速器217 11齒輪蝸桿減速器219 12蝸桿齒輪減速器221 A2零件圖222 1圓柱齒輪軸222 2圓柱齒輪223 3錐齒輪軸224 4大錐齒輪225 5蝸桿226 6蝸輪227 7蝸輪輪芯228 8蝸輪輪緣229 9普通V帶輪230 10軸231 附錄B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參考題目232 參考文獻241
|
|
|
|
|
網友評論
歡迎您對圖書進行評論,表明您對此圖書的感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