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場價:89元
|
會員價:75.65元
|
VIP 價:75元
|
|
|
SolidWorks 2014中文版機械設計從入門到精通 |
【評分星級】
共有0位網友參與打分 |
【作 者】孫立民 胡仁喜 等編著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 |
【I S B N】9787111470113 |
|
【裝 幀】平裝 |
【圖書狀態】
上架
|
【所屬類別】
案例與設計類 >> 軟件應用類
|
|
|
|
內容簡介
分為18章,分別介紹了SolidWorks2014的概述,草圖相關技術,零件造型與特征相關技術,簡單零件設計,螺紋零件設計,盤蓋類零件設計,軸套類零件設計,齒輪類零件設計,叉架類零件設計,箱體類零件設計,裝配和基于裝配的技術要求,軸承設計,齒輪泵裝配,工程圖基礎,齒輪泵工程圖,運動仿真,有限元分析,流場分析等內容。本書全面地介紹了各種機械零件設計和分析的方法與技巧。在介紹的過程中,注意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全書解說翔實,圖文并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隨書配送的多媒體光盤包含全書所有實例的源文件和操作過程錄屏講解AVI文件,可以幫助讀者輕松自在地學習本書。本書適合于各大中專院校工科學生作為自學輔導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SolidWorks愛好者和機械設計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參考書使用。
|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第1章 SolidWorks 2014 1 1.1 初識SolidWorks 2014 2 1.2 SolidWorks 2014界面介紹 2 1.2.1 界面簡介 3 1.2.2 工具欄的設置 4 1.3 設置系統屬性 6 1.3.1 設置系統選項 7 1.3.2 設置文檔屬性 16 1.4 SolidWorks的設計思想 18 1.4.1 三維設計的3個基本概念 18 1.4.2 設計過程 20 1.4.3 設計方法 21 1.5 SolidWorks術語 23 1.6 定位特征 24 1.6.1 基準面 25 1.6.2 基準軸 25 1.6.3 參考點 26 1.6.4 坐標系 26 1.7 零件的其他設計表達 27 1.7.1 編輯實體外觀效果 27 1.7.2 賦予零件材質 28 1.7.3 CAD模型分析 30 第2章 草圖相關技術 32 2.1 創建草圖平面 33 2.2 草圖的繪制 33 2.2.1 進入草圖繪制 34 2.2.2 退出草圖繪制 34 2.2.3 草圖繪制工具 36 2.2.4 繪圖光標和鎖點光標 39 2.3 草圖的約束和尺寸 40 2.3.1 幾何關系的約束 40 2.3.2 驅動尺寸的約束 41 2.4 草圖CAGD的功能 41 2.5 利用AutoCAD現有圖形 42 2.6 實例——撥叉草圖 43 第3章 基于草圖特征 49 3.1 基于草圖的特征 50 3.2 拉伸 50 3.2.1 拉伸選項說明 50 3.2.2 實例——鍵 52 3.3 旋轉 55 3.3.1 旋轉選項說明 56 3.3.2 實例——圓錐銷1 56 3.4 掃描 58 3.4.1 掃描選項說明 59 3.4.2 實例——彈簧 59 3.5 放樣 62 3.5.1 放樣選項說明 63 3.5.2 實例——葉輪1 63 第4章 基于特征的特征 67 4.1 倒角 68 4.1.1 倒角選項說明 68 4.1.2 實例——擋圈 69 4.2 圓角 71 4.2.1 圓角選項說明 72 4.2.2 實例——銷軸 73 4.3 抽殼 76 4.3.1 抽殼選項說明 76 4.3.2 實例——支架 78 4.4 筋 81 4.4.1 筋選項說明 81 4.4.2 實例——導流蓋 82 4.5 拔模 84 4.5.1 拔模選項說明 85 4.5.2 實例——圓錐銷 85 4.6 孔 87 4.6.1 孔選項說明 87 4.6.2 實例——異形孔零件 89 4.7 線性陣列 92 4.7.1 線性陣列選項說明 92 4.7.2 實例——底座 94 4.8 圓周陣列 99 4.8.1 圓周陣列選項說明 99 4.8.2 實例——葉輪2 100 4.9 鏡像 100 4.9.1 鏡像選項說明 101 4.9.2 實例——機座 102 第5章 螺紋零件的設計 108 5.1 螺母類零件的創建 109 5.1.1 創建六邊形基體 109 5.1.2 繪制切除棱角所用構造線 110 5.1.3 切除六邊形棱角 111 5.1.4 利用異形孔向導生成螺紋孔 112 5.2 螺栓類零件的創建 113 5.2.1 創建六邊形基體 114 5.2.2 繪制螺栓柱實體 114 5.2.3 繪制切除棱角所用構造線 115 5.2.4 切除六邊形棱角 115 5.2.5 繪制螺紋所用螺旋線 116 5.2.6 繪制掃描用輪廓 117 5.2.7 利用掃描切除生成螺紋實體 117 5.3 螺釘類零件的創建 117 5.3.1 創建圓柱形基體 119 5.3.2 切除生成孔特征 119 5.3.3 創建切除圓錐面 119 5.3.4 創建內六角孔 120 5.3.5 創建螺柱部分 121 5.3.6 生成螺紋實體 121 5.4 壓緊螺母類零件的創建 122 5.4.1 創建圓柱形基體 123 5.4.2 利用異形孔向導生成螺紋孔 124 5.4.3 創建螺紋孔底面 125 5.4.4 旋轉生成退刀槽 126 5.4.5 打孔 126 5.4.6 陣列孔特征 127 5.4.7 繪制通孔、倒角 128 5.5 管接頭類零件的創建 129 5.5.1 創建長方形基體 130 5.5.2 創建通徑10mm的喇叭口基體 130 5.5.3 創建通徑4mm的喇叭口基體 131 5.5.4 創建通徑10mm的球頭基體 132 5.5.5 打孔 134 5.5.6 創建喇叭口的工作面 136 5.5.7 創建球頭的工作面 136 5.5.8 創建工藝倒角和圓角特征 137 5.5.9 創建螺紋特征 138 5.5.10 創建保險孔 140 第62章 盤蓋類零件的設計 143 6.1 齒輪泵前蓋的創建 144 6.1.1 創建齒輪泵前蓋基體 145 6.1.2 創建齒輪安裝孔 145 6.1.3 創建銷孔和螺釘孔 146 6.1.4 創建圓角 148 6.2 齒輪泵后蓋的創建 149 6.2.1 創建齒輪泵后蓋主體 150 6.2.2 創建螺紋 152 6.2.3 創建安裝軸孔 153 6.2.4 創建螺釘連接孔 154 6.2.5 創建圓角 156 6.3 法蘭盤的創建 157 6.3.1 創建法蘭盤基體端部 158 6.3.2 創建法蘭盤根部 158 6.3.3 創建法蘭盤根部長圓段與端部的過渡段 160 6.3.4 創建法蘭盤根部的圓弧溝槽 161 6.3.5 創建法蘭盤螺栓孔 162 第7章 軸類零件的設計 165 7.1 支撐軸零件的創建 166 7.1.1 創建草圖 166 7.1.2 創建實體 167 7.2 傳動軸零件的創建 168 7.2.1 創建軸基礎造型 169 7.2.2 創建鍵槽 170 7.2.3 創建螺紋和倒角 172 7.3 花鍵軸的創建 173 7.3.1 創建軸基礎造型 174 7.3.2 創建鍵槽 175 7.3.3 創建花鍵 176 第8章 齒輪零件的設計 180 8.1 直齒圓柱齒輪零件的創建 181 8.1.1 繪制齒根圓 182 8.1.2 創建齒形 183 8.1.3 拉伸切除創建齒輪安裝孔 186 8.1.4 創建另一個齒輪實體 186 8.2 斜齒圓柱齒輪零件的創建 187 8.2.1 繪制齒形 188 8.2.2 創建齒條 189 8.2.3 創建齒輪基體 193 8.2.4 創建齒輪安裝孔 195 8.3 錐齒輪零件的創建 197 8.3.1 創建基本實體 198 8.3.2 創建錐齒 199 8.3.3 拉伸、切除實體生成錐齒輪 203 第9章 叉架類零件的設計 204 9.1 齒輪泵機座的創建 205 9.1.1 創建主體部分 205 9.1.2 進出油孔部分創建 209 9.1.3 連接螺紋孔部分的創建 210 9.1.4 定位銷孔部分的創建 211 9.1.5 底座部分的創建及倒圓角 212 9.2 托架的創建 213 9.2.1 固定部分基體的創建 214 9.2.2 創建工作部分基體 214 9.2.3 連接部分基體的創建 216 9.2.4 切除固定部分基體 218 9.2.5 光孔、沉頭孔和圓角的創建 219 9.3 踏腳座 221 9.3.1 創建腳踏座底座部分 223 9.3.2 工作部分基體的創建 224 9.3.3 連接部分的創建 225 9.3.4 圓角、倒角的添加 226 9.3.5 鏡像實體 227 9.3.6 創建工作部分凸臺 228 9.3.7 創建安裝軸孔 229 第10章 箱體類零件的設計 231 10.1 閥體的創建 232 10.1.1 創建主體部分 232 10.1.2 創建實體凸臺 234 10.1.3 繪制閥體內孔 235 10.1.4 創建螺紋 236 10.1.5 創建底座螺紋安裝孔 239 10.2 殼體的創建 240 10.2.1 創建底座部分 241 10.2.2 創建主體部分 245 10.2.3 生成頂部安裝孔 247 10.2.4 殼體內部孔的生成 248 10.2.5 創建其余工作用孔 249 10.2.6 筋的創建及倒角、圓角的添加 252 第11章 裝配和基于裝配的設計技術 255 11.1 零部件的插入 256 11.2 零部件的約束關系 256 11.3 零部件陣列 257 11.3.1 插入零件 258 11.3.2 生成配合 258 11.3.3 特征陣列 259 11.4 零部件鏡像 260 11.5 移動和旋轉零部件 262 11.6 子裝配 264 11.7 零件順序 264 11.8 干涉檢查 264 11.8.1 干涉檢查 265 11.8.2 碰撞檢查 265 11.8.3 物資動力 266 11.8.4 動態間隙的檢測 267 11.9 爆炸視圖 267 第12章 軸承設計 269 12.1 設計思路及實現方法 270 12.2 軸承315內外圈 271 12.2.1 創建內外圈實體 271 12.2.2 為軸承內外圈指定材質 273 12.3 保持架 274 12.3.1 創建球體 275 12.3.2 切除實體 277 12.3.3 旋轉切除實體 278 12.3.4 圓周陣列旋轉-切除特征 279 12.4 滾球 281 12.4.1 滾球零件的創建 281 12.4.2 滾球裝配體的創建 282 12.5 裝配軸承 284 12.5.1 插入零部件 284 12.5.2 添加配合關系 286 12.6 生成軸承319 288 12.6.1 利用“編輯草圖”命令修改零件“滾球.sldprt” 289 12.6.2 更新裝配體“滾球裝配體.sldasm” 290 12.6.3 特征重定義零件“軸承315” 290 12.6.4 動態修改特征修改保持架 291 12.6.5 更新裝配體 294 第13章 齒輪泵裝配 297 13.1 組件裝配設計思路及實現方法 298 13.2 齒輪泵軸組件裝配 298 13.2.1 支撐軸組件裝配 298 13.2.2 傳動軸組件裝配 300 13.3 總裝設計方法 305 13.3.1 新建裝配體并插入齒輪泵基座 306 13.3.2 齒輪泵后蓋的裝配 308 13.3.3 傳動軸的裝配 308 13.3.4 支撐軸的裝配 309 13.3.5 齒輪泵前蓋的裝配 310 13.3.6 壓緊螺母、錐齒輪的裝配 311 13.3.7 密封件、緊固件的裝配 312 13.4 創建爆炸視圖 313 第14章 工程圖基礎 323 14.1 工程圖的生成方法 324 14.2 定義圖紙格式 325 14.3 標準三視圖的生成 328 14.4 模型視圖的生成 329 14.5 派生視圖的生成 329 14.5.1 剖面視圖 330 14.5.2 旋轉剖視圖 332 14.5.3 投影視圖 333 14.5.4 輔助視圖 334 14.5.5 局部視圖 335 14.5.6 斷裂視圖 336 14.6 操縱視圖 337 14.6.1 移動和旋轉視圖 338 14.6.2 顯示和隱藏 339 14.6.3 更改零部件的線型 339 14.6.4 圖層 340 14.7 注解的標注 341 14.7.1 注釋 341 14.7.2 表面粗糙度 342 14.7.3 形位公差 343 14.7.4 基準特征符號 344 14.8 分離工程圖 344 14.9 打印工程圖 345 第15章 齒輪泵工程圖 347 15.1 工程圖的設計思路及實現方法 348 15.2 支撐軸零件工程圖的創建 348 15.2.1 創建視圖 350 15.2.2 標注基本尺寸 352 15.2.3 標注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353 15.3 齒輪泵前蓋工程圖的創建 356 15.3.1 創建視圖 357 15.3.2 標注基本尺寸 359 15.3.3 標注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360 15.4 裝配工程圖的創建 362 15.4.1 創建視圖 363 15.4.2 創建明細表 367 15.4.3 標注尺寸和技術要求 370 第16章 SolidWorks Motion 2014 372 16.1 虛擬樣機技術及運動仿真 373 16.1.1 虛擬樣機技術 373 16.1.2 數字化功能樣機及機械系統動力學分析 374 16.2 Motion分析運動算例 375 16.2.1 馬達 375 16.2.2 彈簧 378 16.2.3 阻尼 378 16.2.4 接觸 379 16.2.5 力 380 16.2.6 引力 382 16.3 綜合實例——閥門凸輪機構 382 16.3.1 調入模型設置參數 383 16.3.2 仿真求解 386 16.3.3 優化設計 388 第17章 有限元分析 391 17.1 有限元法 392 17.2 有限元分析法(FEA)的基本概念 392 17.3 SolidWorks SimulationXpress應用——手輪應力分析 394 17.4 SolidWorks Simulation 2014功能和特點 401 17.5 SolidWorks Simulation 2014的啟動 402 17.6 SolidWorks Simulation 2014的使用 403 17.6.1 算例專題 403 17.6.2 定義材料屬性 405 17.6.3 載荷和約束 406 17.6.4 網格的劃分和控制 407 17.6.5 運行分析與觀察結果 409 17.7 梁的彎扭問題 411 17.7.1 問題描述 411 17.7.2 建模 411 17.7.3 分析 412 17.8 桿系穩定性計算 415 17.8.1 問題描述 415 17.8.2 建模 415 17.8.3 分析 417 17.9 軸承載荷下的零件應力分析 421 17.9.1 問題描述 421 17.9.2 建模 421 17.9.3 分析 424 17.10 疲勞分析 428 17.10.1 問題描述 428 17.10.2 建模 428 17.10.3 分析 430 17.11 軸承座應力和頻率分析 437 第18章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2014 技術基礎 444 18.1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基礎 445 18.1.1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的應用領域 445 18.1.2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的使用流程 445 18.1.3 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的網格技術 446 18.2 球閥流場分析實例 447 18.3 電子設備散熱分析實例 470
|
|
|
|
|
網友評論
歡迎您對圖書進行評論,表明您對此圖書的感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