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場價:69元
|
會員價:58.65元
|
VIP 價:58元
|
|
|
ANSYS 13.0機械與結構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含1DVD) |
【評分星級】
共有0位網友參與打分 |
【作 者】胡仁喜 等編著 |
【出 版 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
【I S B N】9787111347385 |
|
【裝 幀】平裝 |
【圖書狀態】
上架
|
【所屬類別】
案例與設計類 >> 軟件應用類
|
|
|
|
內容簡介
本書以最新版本ANSYSl3.0為依據,對ANSYS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驟、應用技巧進行了詳細介紹,并結合典型工程應用實例詳細講述了ANSYS在機械與結構工程中的應用方法。書中盡量避開了繁瑣的理論描述,從實際應用出發,結合作者使用該軟件的經驗,實例部分采用GUI方式一步一步地對操作過程和步驟進行了講解。為了幫助用戶熟悉ANSYS的相關操作命令,在每個實例的后面列出了分析過程的命令流文件。 全書分為10章:第1章介紹ANSYS概述;第2章介紹ANSYSl3.0圖形用戶界面;第3章介紹建立實體模型;第4章介紹ANSYS分析基本步驟;第5章介紹靜力分析;第6章介紹非線性分析;第7章介紹動力學分析;第8章介紹熱分析;第9章介紹參數化與優化設計;第10章介紹網格、單元和子模型高級分析。 本書適用于ANSYS軟件的初中級用戶,以及有初步使用經驗的技術人員;本書可作為理工科院校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學習ANSYS軟件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結構分析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ANSYS軟件的參考書。
|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第1章緒論 1.1有限單元法簡介 1.1.1有限單元法的基本概型 1.1.2有限單元法的分析步驟 1.2 ANSYS簡介 1.2.1 ANSYS的結構分析 1.2.2 ANSYSl3.0版本的新特點 1.3 ANGYSl3.0的啟用和配置 1.3.1 ANSYSl3.0的啟動 1.3.2 ANSYSl3.0運行環境配置 1.4程序結構 1.4.1處理器 1.4.2文件格式 1.4.3輸入方式 1.4.4輸出文件類型 第2章ANSYSl3.0圖形用戶界面 2.1 ANSYSl3.0圖形用戶界面的組成 2.2啟動圖形用戶界面 2.3對話框及其組件 2.3.1文本框 2.3.2單選列表 2.3.3雙列選擇列表 2.3.4標簽對話框 2.3.5選取框 2.4通用菜單 2.4.1文件菜單 2.4.2選取菜單 2.4.3列表菜單 2.4.4繪圖菜單 2.4.5繪圖控制菜單 2.4.6工作平面菜單 2.4.7參量菜單 2.4.8宏菜單 2.4.9菜單控制菜單 2.4.10幫助菜單 2.5輸入窗口 2.6主菜單 2.6.1優選項 2.6.2預處理器 2.6.3求解器 2.6.4通用后處理器 2.6.5時間歷程后處理器 2.6.6拓撲優化器 2.6.7優化器 2.6.8概率設計和輻射選項 2.6.9運行時間估計量 2.6.10記錄編輯器 2.7輸出窗口 2.8工具條 2.9圖形窗口 2.9.1圖形顯示 2.9.2多窗口繪圖 2.9.3增強圖形顯示 2.10個性化界面 2.10.1改變字體和顏色 2.10.2改變GUI的啟動菜單顯示 2.10.3改變菜單鏈接和對話框 第3章建立實體模型 3.1幾何模型的輸入 3.1.1輸入IGES單一實體 。 3.1.2輸入SAT單一實體 3.1.3輸入SAT實體集合 3.1.4輸入Paras01id單一實體 3.1.5輸入Parasolid實體集合 3.2對輸入模型修改 3.3自主建模 3.3.1自上而下建模 3.3.2自下而上建模 第4章ANSYS分析基本步驟 4.1分析問題 4.1.1問題描述 4.1.2確定問題的范圍 4.2建立有限元模型 4.2.1創建實體模型 4.2.2對實體模型進行網格劃分 4.3施加載荷 4.4進行求解 4.4.1求解器的類別 4.4.2求解檢查 4.4.3求解的實施 ’ 4.4.4求解會碰到的問題 4.5后處理 4.6分析步驟示例——工字鋼懸臂梁 4.6.1分析問題 4.6.2建立有限元模型 4.6.3施加載荷 4.6.4進行求解 4.6.5后處理 4.6.6命令流 第5章結構靜力 5.1靜力分析介紹 5.1.1結構靜力分析簡介 5.1.2靜力分析的類型 5.1.3靜力分析基本步驟 5.2平面問題靜力分析實例 5.2.1分析問題 5.2.2建立模型 5.2.3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5.2.4查看結果 5.3軸對稱結構靜力分析實例 5.3.1分析問題 5.3.2建立模型 5.3.3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5.3.4查看結果 5.4周期對稱結構的靜力分析實例 5.4.1分析問題 5.4.2建立模型 5.4.3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5.4.4查看結果 5.5任意三維結構的靜力分析實例 5.5.1分析問題 5.5.2建立模型 5.5.3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5.5.4查看結果 第6章非線性分析 6.1非線性分析介紹 6.1.1非線性分析簡介 6.1.2非線性分析的類型 6.1.3非線性分析基本步驟 6.2幾何非線性分析實例 6.2.1分析問題 6.2.2建立模型 6.2.3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6.2.4查看結果 6.3材料非線性分析實例 6.3.1分析問題 6.3.2建立模型 6.3.3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6.3.4查看結果 6.4狀態非線性分析實例 6.4.1分析問題 6.4.2建立模型 6.4.3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6.4.4查看結果 第7章動力學分析 7.1動力分析基本步驟 7.2結構模態分析實例 7.2.1分析問題 7.2.2建立模型 7.2.3進行模態設置、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7.2.4查看結果 7.3諧響應分析實例 7.3.1分析問題 7.3.2建立模型 7.3.3查看結果 7.4瞬態動力學分析實例 7.4.1分析問題 7.4.2建立模型 7.4.3進行瞬態動力分析設置、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7.4.4查看結果 7.5響應譜分析實例 7.5.1分析問題 7.5.2建立模型 第8章熱分析 8.1熱分析介紹 8.1.1熱分析的類型 8.1.2熱分析的基本過程 8.2熱一結構耦合分析實例 8.2.1分析問題 8.2.2建立模型 8.2.3求解 8.2.4后處理 8.3熱一應力耦合分析實例 8.3.1分析問題 8.3.2建立模型 8.3.3定義邊界條件并求解 8.3.4查看結果 第9章參數化與優化設計 9.1參數化設計語言 9.1.1參數化設計語言介紹 9.1.2參數化設計語言的功能 9.1.3參數化設計語言實例 9.2優化設計 9.2.1優化設計介紹 9.2.2優化中的基本概念 9.2.3優化設計步驟 9.2.4優化設計示例 9.3拓撲優化 9.3.1拓撲優化介紹 9.3.2拓撲優化方法 9.3.3拓撲優化步驟 9.3.4拓撲優化示例 第10章網格、單元和子模型高級分析 10.1自適應網格劃分 10.1.1自適應網格的條件 10.1.2自適應網格過程 10.1.3自適應網格劃分示例 10.2子模型 10.2.1子模型介紹 10.2.2子模型方法 10.2.3子模型過程 10.3單元的生和死 10.3.1單元的生和死介紹 10.3.2單元的生和死方法 10.3.3單元的生和死步驟 10.3.4單元的生和死示例
|
|
|
|
|
網友評論
歡迎您對圖書進行評論,表明您對此圖書的感覺。 |
|
|
|
|